萬達的義與利
在合作商戶們的眼里,萬達一直是很“講義氣”的。
2020年1月28日,武漢封城的第六天,萬達廣場的租戶們聽到了減免租金的傳聞——起初人們將信將疑,但消息很快得到證實,弄得許多人激動萬分,一宿沒睡。
在萬達看來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在那段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的日子里,“同生共死”的態度顯然更加重要。
減免租金的三天前,也就是2020年1月25日,萬達集團剛剛宣布向武漢市慈善總會捐贈1000萬元,幫助武漢人民抗擊疫情。就像2021年7月21日,為了支持鄭州抗洪救災,幫助受災群眾渡過難關,萬達集團通過鄭州市紅十字會捐款3000萬元。
但在萬達社會責任體系里,捐款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社會責任,早已融入了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在看似平凡的每一天里,得到了承擔。而這份責任,也讓萬達擁有了更長遠的眼光,并獲得了更長期的回報。
這是萬達的“義”與“利”,它們共同推動這家企業一路前行。
疫情里的義氣
2020年,在抗疫行動展開的第一時間,萬達就參與其中了。
武漢的萬達瑞華酒店和嘉華酒店成為定點酒店,共接待近400名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
鮮為人知的是,在服務援鄂救援隊期間,萬達酒店管理集團還與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共同合作編撰出《酒店業新冠肺炎防疫手冊》,解決了酒店業普遍面臨科學防疫“無章可循”的問題。
但防疫之外,問題同樣嚴峻。
疫情的影響,讓武漢乃至全中國的中小商戶們瞬間陷入困境。
“這時候,沒有比共進退更好的選擇了?!比f達商管集團一位領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說,當時情況緊急,萬達的方法倒也“簡單粗暴”:“減免租金”!全部免除全國已開業萬達廣場內所有商戶2020年1月25日至2月29日的租金及物業費。
數據顯示,截止到2019年底,萬達已在全國開業323座萬達廣場,入駐商戶超過6萬家,這次減免總金額超過40億元。
“保商戶就是保就業、保民生?!比f達的抗疫舉措,很多都是圍繞這個核心展開的。
當年2月過后,隨著商家逐步恢復經營,萬達宣布了第二個決定:如合作商家在恢復經營后現金流困難,可申請延期繳納3月和4月的租金及物管費,最長可延期至2020年12月底繳納。
事實上,萬達一直在想辦法解決商戶現金流的問題。疫情暴發后,萬達商管集團聯合微眾銀行迅速推出商家紓困融資方案,預計至少100億元資金馳援中小微商家。商家通過線上申請,最快可于當天獲批。
很快,萬達商管又聯合約十家金融機構,繼續為萬達廣場商戶提供專項優惠利率貸款。
在疫情平復,萬達廣場全面恢復營業后,萬達集團又自掏腰包向全國消費者發放了總額4億元的“萬達廣場消費券”,高密度舉辦各類營銷活動,做到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帶動萬達廣場的客流和銷售,快速恢復和提升。
萬達廣場工作人員在萬達廣場進行消殺工作,保證消費者安全。
應該說,萬達在抗疫中的主動付出,也是有回報的。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讓萬達品牌更加深入人心,許多商戶表示,萬達在疫情期間的表現,堅定了他們跟隨萬達發展的信心,這些支持將幫助萬達繼續保持快速發展。
隨著2020年8月8日拉薩萬達廣場的開業,萬達廣場已經實現了全國所有省份和省會城市的覆蓋,而到2021年底,全國萬達廣場的總數將超過400家,進一步擴大萬達集團在行業的領先優勢。
為了15萬人的艱難決定
事實上,在疫情復工復產期間,萬達還做了一個讓人意外的決定:把原本定于2020年下半年開業的江蘇昆山經開、南通海安兩座萬達廣場提前到當年上半年開業。
在疫情的重壓下,這是個艱難的決定,但萬達做得很果斷,他們的解釋是,因為這兩座廣場一開業,就能解決8000人就業,其中一半以上是大學生?!叭f達上下一直有這根弦,就業是‘六穩’‘六?!?,疫情下,高校畢業生就業是穩定的重中之重。保開業,就是保就業?!?/p>
所以,在當年5月初,盡管疫情仍未退散,但萬達內部已經明確了“全年開業45個萬達廣場”的目標不變。
數據顯示,2020年萬達集團全年新開業45個萬達廣場、74家萬達影城、14家萬達酒店,累計為社會創造服務業就業超過15.4萬人,其中大學生超7.8萬人,約占全國城鎮新增就業的1.3%。
“萬達廣場是全國創造就業崗位最多的實體商業平臺,累計創造就業崗位超過136萬,每年新增就業崗位超過全國新增就業崗位的1%,這一點我們也是很自豪的?!比f達集團一位負責人說。
疫情讓招聘變得很特殊,但也讓他印象深刻。
2020年5月,萬達集團聯合人民網舉辦了“大學生云招聘”活動,在線宣講萬達集團的招聘信息,主持人還現場連線采訪了上述萬達廣場的招聘現場。
萬達集團提前開業的海安萬達廣場相關負責人在專場云招聘活動中與人民網主持人聯線介紹招聘職位。
“受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無法開展大規模的現場招聘,我們就聯合人民網舉辦了大學生云上招聘會,在線宣講,近40萬大學生在線觀看了這場活動?!睋@位負責人介紹,這一年萬達還參加了全國工商聯主辦的“知名企業湖北行”專場招聘活動,在湖北地區,定向推出就業崗位數千個,幫助湖北恢復經濟。
2021年4月,萬達宣布推出“2021年春風行動”,主要包括三項內容:一是萬達集團2021年計劃新開業50個萬達廣場,將為社會新增20萬個就業崗位,其中大學生10萬人;二是在全國兩百多個城市的萬達產業中設立1000個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三是在全國100座城市萬達廣場建立就業服務中心。
萬達保就業的舉措,受到了社會的高度認同,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媒體給予了專題報道。萬達集團保就業的行動,還特別受到大學生群體的歡迎,他們在網上給萬達點贊,向萬達投簡歷。承擔責任,讓萬達的品牌在年輕一代心里扎下了根。
碳中和的先行者
除了關心人,萬達同樣關心環境。
在過去5年里,全國萬達廣場累計節能1.5億度電,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萬噸。2020年12月30日,萬達集團發布了《2021年-2025年綠建節能規劃綱要》,這已經是萬達推出的第三個綠建節能“五年規劃”。
萬達是中國企業綠建節能的先行者。從2000年開始,在國家沒有強制規定的情況下,萬達集團主動推行建筑節能。2011年,萬達集團推出第一個節能減排五年規劃,建立綠建節能的組織管理體系,明確規定2011新開業項目必須取得“綠建設計”認證,成為中國首家全面推行綠建節能的大型民營企業。在2016年至2020年的第二個節能減排五年規劃中,萬達再度提高標準,除了所有新建項目必須取得“綠建設計”認證外,新開業項目必須取得“綠建運營”認證。
廣州白云萬達廣場是中國首個獲得二星級綠建設計標識的大型購物中心。
為確保萬達廣場綠色節能運營,萬達自主研發了萬達廣場“慧云智能化管理系統”。通過16個子系統,連接全國萬達廣場超100萬臺設備、300萬個點位,每年產生1000億條運行數據,通過運用大數據建模,實現對萬達廣場智能管理,平均每個廣場每年節省能耗費用達48萬元。
萬達還基于BIM技術推出建筑項目開發、建設全程管理的信息化系統——筑云系統,形成大型商業建筑從設計、發包、建設和運營全生命周期的一體化管控體系,進一步推進智能化綠色建造。在制度保障和技術加碼的雙重推動下,萬達的綠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截至2020年年底,萬達累計獲得綠建認證862項,其中設計標識538項,運行標識232項,綠色飯店標識83項,綠建認證項目數量在全國企業中遙遙領先。截至2021年2月,商務部公布的315座綠色商場中,有73座萬達廣場,占比超23%。
萬達集團新推出的“五年規劃”對綠建和節能提出了更高標準。2021-2025年,萬達要完成30個綠色商場、20個綠色飯店標識認證。預計萬達廣場在新的“五年規劃”期間,節能降耗力度更大。
綠建不僅讓萬達成為環境友好的企業,客觀上也為企業帶來了效益,沉淀了技術,為可持續發展夯實了基礎。
改造一座貧困縣
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僅是投入了多少錢和多少資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這方面,萬達集團為人所熟知的行動莫過于對口幫扶國家級貧困縣貴州省丹寨縣了。
萬達集團于2014年開始選擇對口幫扶貴州丹寨,在全國首創“企業包縣、整縣脫貧”的精準扶貧模式。
萬達丹寨包縣扶貧,從一開始就有著明確的計劃:以旅游產業為核心,通過打造一座旅游小鎮,帶動丹寨全面發展?!拔覀兙囊巹?,為丹寨捐資建設了一座極具苗侗風情、非遺特色的小鎮,小鎮2017年建成開業后,我們又安排了五年的投資計劃,每年新增項目,持續提升小鎮的功能和品位,增加建設會議中心、錦繡劇場、水上樂園、溫泉度假酒店、丹調圖書館、環湖跑道等內容,一步步把小鎮升級成國內一流度假區?!比f達集團有關人士介紹說,萬達不僅負責建設小鎮,還負責運營,“集團拿出了企業自己的優勢資源,通過舉辦扶貧論壇、輪值鎮長、全國非遺周等等重大活動,很快就在全國打響了丹寨旅游的品牌?!?/p>
數據顯示,萬達幫扶丹寨先后捐資超過23億元,丹寨小鎮開業四年累計接待游客超過2500萬人次,吸引社會資本投資丹寨超過40億元。萬達丹寨扶貧幫助全縣5.65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2019年丹寨成為黔東南州首批整縣摘帽的貧困縣,比計劃提前了兩年,在貴州省脫貧成效考核中列全省第一。丹寨由默默無聞變成全國知名的旅游縣城,旅游產業成為丹寨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萬達丹寨扶貧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肯定,萬達集團兩次獲得國家脫貧攻堅獎表彰,丹寨扶貧項目入選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減貧最佳案例”。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大會對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進行表彰。萬達集團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出席表彰大會。
“現在的丹寨煥然一新,老百姓對家鄉都倍感自豪,對未來生活充滿信心,我們每次去丹寨,看到丹寨人的笑臉,都覺得收獲滿滿?!?一位參與丹寨扶貧工作的萬達員工談起丹寨的扶貧成效也顯得很自豪。
企業的終極目標
萬達集團一直高度重視企業社會責任,把承擔社會責任作為企業使命,把社會企業作為企業追求的最高目標。他們認為企業為社會而存在、發展,發展的終極目標是為社會服務、為社會做貢獻。在這個角度上,他們的“利”與“義”,完全一致。而萬達履行社會責任的路徑,顯然與這種發展邏輯息息相關。
作為一家超大型企業,萬達有著超強的輻射能力。努力做好生意,就能惠及商戶,繁榮市場,也能拉動就業,扶貧濟困。就像節能減排,既是企業自身的需要,又能為公司儲備面向未來的能力。
何況,這一切并非沒有回報。
萬達集團的相關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表示,萬達集團在品牌建設中,正是以承擔社會責任為核心?!拔覀兎e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大力投入扶貧攻堅,支持‘六穩’‘六?!?,抗擊新冠疫情,承擔社會責任走在全國企業的前列,也得到了黨和政府、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承擔社會責任也為企業樹立了良好的形象,讓企業品牌變得更有力量?!?/p>
改變純粹的公益思維,從上到下建立一種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履責理念,正是萬達一直以來的思維方式。比起單純的捐款捐物,或者運動式的幫扶,改善周邊商業環境,善待合作伙伴,努力吸納勞動力,關注環境發展科技……凡此種種,或許可以更加深刻地幫助社會。
潤物細無聲,這是萬達的日常實踐,也是履行社會責任的一個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