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茅忠群:站在自主崛起的時代潮頭明辨未來
“只有堅持科技向善,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不管是多么成功的公司,這個規律永遠在起作用。”
“成什么?為什么?信什么?想清楚了這幾個問題,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創新科技的飛速發展,真的讓我們變得更加幸福了嗎?”
方太2021幸福發布會上,方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茅忠群向觀眾拋出這樣一個問句。
在科技浪潮激蕩的今天,關于創新科技的話題不乏熱議。茅忠群想反思的是科技之上的問題——“創新科技如何真正帶給人們幸?!?/span>?
25年前,“方太”雛形初顯,中國廚電的一只頭雁在世紀交替中新生。25年后,茅忠群站在科技之上,重新審視科技之于人、環境、社會的意義,從“仁愛為體”“合理為度”“幸福為本”三個方面,以一套“創新科技觀”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對本質的執著求索,讓方太這只頭雁一路帶隊劃破長空,明辨未來。
“科技之上”方太2021年度幸福發布會現場,董事長茅忠群發表演講
以創新再創業,“頭雁”成形
1994年,碩士畢業的茅忠群接受父親茅理翔的邀約,決定“回鄉創業”。
這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家族企業交接。彼時,茅理翔創辦的飛翔集團正陷入“價格戰”的困境:其深耕多年、市場占有率曾高達90%的點火槍生意由于技術門檻較低、競爭對手涌入,陷入了低谷。不創新,就是等死。茅忠群思考再三,態度鮮明地決定再創業:“如果沒有很大的創新,我們寧可不做?!?/span>
一年時間,茅忠群每天跑市場,做調研,不斷的研究市場,篩選出微波爐和吸油煙機。
1996年,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成立。
大方向定了,第一步往哪兒走?茅理翔傾向于微波爐,理工科出身的茅忠群習慣用數據說話,悶聲帶著一群大學生上門調研,洞悉了千名吸油煙機用戶的使用體驗。
那正值20世紀末的中國住房改革熱潮,破敗的筒子樓被拔地而起的商品住宅樓取代,廚房亦由多戶公用的開放式空間轉為私用空間。然而,市面上的國產吸油煙機并未跟上城市化的腳步,300萬臺的年產量僅為實際需求的一半,產品大部分模仿國外,與國人做飯油煙大的現狀不適配;而且普遍存在不美觀、噪音大、吸油煙效果不強、拆洗不便等問題。
茅忠群決定挑戰“權威”,毅然投資3000萬,搞創新,搞研發,進入油煙機行業。“方太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家電行業中國人自己的第一個高端品牌?!?/span>與創新同時作為基因根植方太的,還有高端。
彼時,核心技術都在國外,國內缺乏路徑和技術支持,“豪擲創新”多少帶著“賭一把”、“試試錯”的成分。放下“功能優先”的工程師思維后,茅忠群直接找來兩位工業設計學生,完全按理想狀態設計圖紙、做塑料模型。現在他回憶起這段往事也難掩“后怕”,“那個時候年輕,天馬行空地憑想象來做,居然有了奇效,太有經驗了反而做不出來?!?/span>
1996年,方太油煙機問世
好在,這一局茅忠群賭贏了。第一臺融入了工業設計理念的深型吸油煙機“A型機”開發成功后,方太很快在此基礎上推出外觀更小巧、增加了自動感應油煙和煤氣功能的升級版“Q型機”,創下年銷量40萬臺的神話。市場給了茅忠群堅持創新的信心。
但是,樹大招風——短短一年后,浙江三十多家廚電企業聯合,掀起猛烈的“價格戰”,使油煙機的價格一度滑落到200元左右,而自誕生始就定位“高端”的方太,價格約在700元。
一線銷售們坐不住了,頻繁給茅忠群打電話,甚至是在半夜。但茅忠群異常堅定:“一旦輕易參與價格戰,高端品牌這件事就沒戲了,所以當時提出不打價格戰,只打價值戰,方法就是我們提供更有競爭力的產品來應對?!?/span>一年后,方太推出了外觀時尚、吸油煙效果更好、噪音更小的“T型機”(中國歐式機的鼻祖)。一經上市,這款價格比之前還高10%的產品引起市場熱烈反響,迅速登上暢銷榜。
同行劍拔弩張之際,“方太”這只尚未成熟的頭雁,反而以格外清醒的姿態,在這場競爭中穩穩地沉淀了下來,劃破長空,帶隊過關,帶領行業走出價格戰,引領行業正向發展。
由“大”至“偉大”的探索
頭雁成形不易,帶隊持續前行則更難。
當時的自主品牌,都走在艱難的探索之路上。如今的互聯網巨頭百度、騰訊、阿里當時創立不久,華為初有名氣,對中國企業的發展方向誰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年輕的方太亦然。
茅忠群為此多次踏上學習之路。2002年,他從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班學成,使公司管理逐漸走上正軌。但一段時間后,茅忠群看到了西方管理的不足之處。“西方管理只能解決‘60分以下的問題’,‘60分以上的問題’怎么辦?”茅忠群思考。一如當年堅持要做創新,在一眾吸油煙機的“洋品牌”中立志做出“中國自研高端品牌”,茅忠群又拿出了不服輸的勁兒。中華上下五千年,優秀理念能否有所借鑒?他把目光由外轉內。先后讀了清華和北大的國學班,在系統學習中華優秀文化后找到了答案——將中方管理之道與西方管理之術相結合。
“方太是一片試驗田?!泵┲胰洪_玩笑說。經8年試驗,方太構建出“中學明道、西學優術、中西合璧、以道御術”的管理理念,并在公司內全面推廣。正是這一現代化民營企業的中式管理核心,撐起了方太的美好愿景——十年助力一千萬家庭提升幸福感,十年助力十萬企業家邁向偉大,十年助力建設一萬個幸福社區,最后成為千億級的偉大企業。
后來,方太的管理理念受到眾多民營企業家的認可,在同行強烈建議下,方太開設方太文化研究院,對中小企業家授課,目前已惠及超過三千企業家,可以說正在一步步朝愿景前進。
茅忠群一邊探索發展之道,一邊不斷自問:我為什么要做這個企業?我做它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我要把它做成什么樣子?這三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就是成什么,為什么,信什么。
方太的答案幾經迭代,終于形成——成什么?成為一家偉大的企業。為什么?為了億萬家庭的幸福。信什么?人品、企品、產品三品合一。
億萬家庭的幸福,該怎么實現呢?讓顧客得安心,方太的解法是:用一貫堅持與擅長的創新科技給顧客好的體驗,讓顧客得安心。
2010年,一則題為“廚房油煙加劇家庭主婦肺癌風險”的新聞報道引起了茅忠群的注意, “廚房里的每一寸空氣都關乎著消費者的健康”。他開始反思,企業要關心的,究竟是可量化的指標,還是消費者可以更直觀感受到的“吸油煙效果好不好”、“油煙會不會亂跑”?
茅忠群當即決定改變方太的“航線”。“我們作為油煙機生產廠商要去解決這個風險,是利他之心驅動的?!?/span>
那正是企業開始比拼科技實力的時代。數字化、科技化的大潮下,茅忠群希望的是,以創新科技,造美善精品,帶給客戶智慧、健康、幸福的廚房體驗。
在方太工作了13年的油煙機研發部高級工程師葉工回憶,當時,參加技術會議的每個人都能察覺到討論重點的變化。時任油煙機研發部總監李工開始提出如“這款產品的預計有效風量有多大”“這款產品預計會帶來多少分貝的廚房噪音”等與用戶使用體驗直接相關的技術問題,將工程師們的注意力由純實驗室技術,引向真實的用戶使用情境。
以如何驗證出吸油煙的效果為例,方太選擇了一個簡單直觀,卻緊密與用戶體驗相關的標準——炒辣椒時能不能聞到辣椒味兒。
于是,三年開發時間,整整炒掉了一千斤辣椒,測試工程師從最開始穿防護服到后期開放式實驗,方太終于在2013年推出不跑煙的“風魔方”。后來,這款產品連續7年成為銷量冠軍,獲得了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頒發的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獎項。
這之后,“科技向善”便成為了方太研發產品的核心,客戶的需求則是創新的根基。
方太專利墻
每一步在業內都沒有先例可以借鑒,方太隨時面臨著推倒重來的風險。
業內熟知的一個事實是,方太的水槽洗碗機實現了國內洗碗機“從0到1”的顛覆式創新,卻很少有人知道,方太曾為此走訪了中國25座城市1000多個中國家庭。在水槽洗碗機上市前,方太經歷了長達五年的調研和研發,期間開了274次專案研討會、否掉了超過150余張設計,方案變更了8次,前6次方案評審都被推倒重來。
后來方太獨創的母嬰級凈水機,同樣耗時耗力。
為了讓消費者喝上一杯“健康的好水”,方太先用三年時間經過海量研究論證,在2014年確立凈水技術的研發思路;又用了三年從各大專業機構和大學實驗室尋找技術原型、自主研發配套膜絲、生產出相應的凈水膜材料;接下來是兩年的測試與生產期,歷經1萬多次試驗檢測、100多種材料選型驗證——8年長跑后,搭載NSP選擇性過濾技術的方太母嬰級凈水機才正式上市。
每一場革新,都會遭遇常人難以理解的困難,而方太卻以“頭雁”的勇氣和智慧堅持了下來。這背后是茅忠群更為深遠的考量,“只有堅持以仁愛為韁,以利他之心讓科技有善意,以同理之心讓科技有智慧,以平等之心讓科技有擔當,創新科技才會與美善和幸福同行,為人類創造更多的正向價值。”
明辨義利,方能長遠
方太的發展并非一路安穩。
按西方管理學角度,企業經營要有利潤,中式管理強調“仁”“義”。 方太中西結合的管理術推行之初便困難重重?!傲x利之辨”,如何把握?
比起“利”本身,茅忠群更想尋求“義”與“利”的平衡,他曾總結出義利之辨的三大境界。其中,“見利忘義”最為底層,“義利合一”方能長久。
延伸至企業,茅忠群提出,“企業不僅是一個經濟組織,還是一個社會組織。也就是說,企業在滿足顧客需求的同時,還要積極承擔責任,不斷引導人向善,促進人類社會的真善美。”
簡言之,即“顧客得安心,員工得成長,社會得正氣,經營可持續。”前三者為“義”,義到則利成。
由此,方太對研發的投入極為“舍得”:每年堅持將不低于5%的營收投入研發,對重大項目投入不吝時間成本,可以用五年、十年光陰沉下心攻克技術。
方太第2代集成烹飪中心,制冷科技帶來“夏”廚新體驗
“義利合一”,“義”做到了,“利”則水到渠成。數據是最為直觀的表現。即便在哀鴻一片的疫情期間,方太2020年全年銷售收入120億元,同比增長達10%;2021年上半年,同比2019年更是增長超過53%,與廚電行業相比,遙遙領先。
數次穿出陰霾,劃破長空的方太,早已從“雛雁”成長為振翅領飛的“頭雁”。但身為引路人,茅忠群仍不敢松懈,時常觀察和審視這只“頭雁”有沒有偏離愿景和航線。
比起“2035年實現千億級偉大企業”這個目標,茅忠群反而更常提起《大學》里所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爸辽啤倍?,或許才是茅忠群眼下為“方太”定下的一個終點。
很多時候,茅忠群都在想象這個終點,“可能永遠無法到達,但是不妨礙我們去追求?!?/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