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北電信詐騙奇觀:法院給詐騙公司騰地方,老師帶學生參加
電詐公司進駐勐能以后,齊紅經常聽到鞭炮聲。后來才知道,如果一天的詐騙額突破100萬元,電詐公司就會放鞭炮慶祝。
電詐公司還有法務專家,每逢星期六上法律課,告訴員工相關法律規定和銷毀證據的手段等。甚至還內部排練話劇,以提高員工應對警察的能力。
齊紅說,學生只要學會漢語拼音,會用手機打漢字,電詐公司也接收。2021年寒假,縣政府曾要求全縣六年級以上的學生,由老師帶著去電詐公司上班。
云南民族大學教師周鑫認為,從電詐在緬北的迅速發展看,不排除當地政府與電詐團伙之間已經形成了某種“潛規則”。
(本文首發于2021年8月1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何海寧
記者柴會群為你導讀
山東人齊紅在緬甸北部一所學校擔任中文老師時,發現周邊有4所“專業”公司:員工都是中國人,白天睡覺,晚上上班。每天早晨6點鐘下班時,公司會放作曲家德沃夏克的曲子《自新大陸》,那時他正好起床。
這些公司有特殊的心理輔導師、法務專家,還時不時燃放鞭炮、煙花。每當停電、網絡信號被中斷時,這些員工無事可做,就會到學校找他這個中國老鄉聊天。
“有時候正聊著呢,受騙者打來電話,他們抓起電話就干起業務來了?!?/p>
這些業務,正是被中國近年來嚴厲打擊的電信詐騙行為。
全國多地針對“緬北滯留人員”的勸返行動(詳見2021年7月29日《緬北電詐大勸返:回國靠“黃?!辈尻?,多地政府赴滇督戰》)已漸入收官階段。在業內人士看來,這項史無前例的政策背后,是緬北異常猖獗的電詐活動。
勐能縣一所學校小學部,2019年下半年出租給電詐公司后,墻上裝了鐵絲網,并有保安看守。
心理輔導師、法務專家與鞭炮
2017年至2021年初,齊紅在佤邦特區勐能縣做了3年中文教師,這段時間恰恰是電詐產業在緬北迅速興起的時期。因個人興趣,他對這一產業做了細致觀察。
緬北地區主要是指緬甸的四個特區,分別是果敢、佤邦、克欽邦、小勐拉。因為華人眾多,便于電詐人員融入當地,再加上邊境線長,便于偷渡,成為電詐人員棲息的理想之地。
佤邦的電詐產業最初是在中緬邊境一帶。2019年,在中國警方打擊下,電詐公司內遷到了勐能——后者地處佤邦腹地,離中緬邊境線有幾十公里。齊紅親眼看到一車一車的青年男女涌入勐能。
據齊紅觀察,大部分電詐人員都來自農村,男的是為了掙快錢,回去蓋房、買車、娶老婆。女的則有不少是為了給兄弟娶媳婦。
律師周慧博曾代理過一起電信詐騙案,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其當事人去緬北(佤邦勐波縣)從事電信詐騙也正是因為貧窮。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在緬北加入的是一家名為“遠大前程”的電詐公司。第一個月是給員工上課,學習詐騙技巧。隨后員工用虛假身份注冊微信號、QQ號等,“聊得差不多了,就交給主管,由主管負責把受害人套進來”。
王斌(化名)自稱曾在勐拉特區一電詐公司待過4個月。他說,自己在此期間學到了“洞察人性”的能力,“說白了就是怎么騙人,讓人覺得你真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