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攜帶檳榔入境土耳其;“十個口腔癌,九個嚼檳榔”
醫學研究已經非常確鑿地證明了口腔癌與長期嚼檳榔之間的關系。WHO將檳榔列為了1類致癌物質。
(本文首發于2021年8月1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醫學研究已經非常確鑿地證明了口腔癌與長期嚼檳榔之間的關系。WHO發布的一份致癌物質清單,將檳榔列為1類致癌物質。
近期,多名中國公民,包括臺灣同胞,在乘坐不同航班入境土耳其時因攜帶檳榔被捕。根據土耳其法律,檳榔中所含檳榔堿因具有致幻性而被認定為毒品。中國駐伊斯坦布爾總領事館也提示,“中國同胞切勿攜帶檳榔入境土耳其”。
中國臺灣、海南、湖南以及廣東部分地區盛行咀嚼檳榔。嚼食時,用少量灰漿的“扶留葉”包裹,放入口中,慢慢嚼咽,口唇變紅,滋味十分美妙。檳榔含有檳榔素、生物堿,吃完容易產生興奮、舒暢感,有提神、興奮之功,在社交上,有點類似香煙的作用。
中醫認為,檳榔味苦、辛,性溫,歸胃、大腸經。有殺蟲、消積、下氣、行水之功效,可以治療食積氣滯、脘腹脹痛、水腫、腳氣、瘧疾等病?,F代醫學,證明檳榔有驅蟲、抗病毒、治痛風和抗真菌等作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汪亞純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