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真珍珠:選擇之后,少年的奇幻漂流
文 / 艾霖
編輯 / 成桂
這是暴風成長的9個月,是丁真與理塘旅投在面臨與流量、收益、變現、欲望有關的各種誘惑后作出的選擇與擔當。
丁真珍珠出現在采訪片場的時候,還是標志性的靦腆笑容。
漢語的學習頗有成效,他已經基本能聽得懂所提的問題,并努力用普通話盡量吐字清晰地鄭重回答。只有偶爾意識到答案有些偏題、對問題理解不對時,翻譯老師才會開口糾正,把記者的問題重新用藏語復述一遍給他聽。不用開口的時候,他就靜靜地坐著,小鹿般明亮的眼睛亮亮地盯著坐在對面的人。
那就是讓他出圈的澄澈眼神。
少年成名
2020年11月,在四川甘孜理塘的雪域高原,19歲的丁真誤“闖”進攝影師的鏡頭,留下了一段不到10秒的“野性又純真”的短視頻,在互聯網上掀起一陣又一陣的輿論風暴。
9個月過去,如今依然時常讓丁真感到困惑并思考的一個問題是:“為什么火了呢?比我能力更強的也有,比我帥的也有,為什么是我呢?”
這是個美麗的意外,在尋找“世界高城的微笑”系列短視頻中,他原本并非預想的主角。
丁真前面的人生中,時間過得很慢很慢,日子自由而悠長。推開家門,就能看到格聶雪山,和弟弟趕著成群的牛羊,幫家里采蟲草、挖貝母,和朋友們策馬揚鞭,躺在草地上能躺一整天,肆意而自在地生長著。他的世界沒有熱搜,沒有直播,沒有粉絲,沒有電商,只有他的家人,和他珍愛的小馬珍珠。受制于當地逐水草而居的牧民習性和貧困現狀,他學習的機會并不多,到過最遠的地方是理塘縣城,最大的愿望是“小馬永遠跑第一”。
很難用網絡造星爆紅的路徑或定理來解釋這一現象,出圈視頻里,他的紅色防風外套、領子都還沒翻好的黑色內搭花襯衫,從來都不是潮流定義的時尚單品。
但他清亮的眼眸、純真粲然的微笑、由雪山的冰水和草原上蒼勁的風經年累月打磨成的含著一抹高原紅的黝黑皮膚、素面朝天的樣子,帶著環境塑造的原生態和異域特質,在標準化的精致審美之外,形成一張返璞歸真的臉。
他流露出的少年初長成的羞澀清純模樣,糅雜了人們的好奇和想象,俘獲了百萬網友的心?,F代科技、移動互聯網與先鋒的娛樂理念沖擊著原始村落古老而隱匿的文明,在丁真身上不斷激烈碰撞,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
自此,這位不懂漢語的藏區放牧少年的命運軌跡被改寫,有更多的人“闖”進了他的家鄉、他的人生。
少年的網絡奇幻冒險開始了。
誤“闖”進攝影師鏡頭的丁真,在互聯網上掀起一陣又一陣的輿論風暴(攝影 / 王軼庶,由榮耀 Magic3 至臻版拍攝)
另一條路
丁真走紅之后,網友們曾一度好奇并議論著,這位網絡現象人物將向何去。
走紅的第三天,“丁真收到選秀節目和網紅公司邀約”的消息在網上瘋傳,事情發展到這里,劇情似乎已經走向了大家熟悉的套路——一個普通人變成了網紅,他或許成為名噪一時的草根偶像,握住流量附贈的紅利,或許只是曇花一現,然后在互聯網極速的造星浪潮里被忘記,泯然于眾,成為一顆轉瞬即逝的“流星”。
不過,丁真似乎另辟蹊徑。
他并沒有選擇出道,也沒有直播帶貨,而是簽約了當地國資委下屬的國有旅游公司,成為一名國企員工,新的身份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旅游大使”。拿著3500元的月薪,五險一金,簽約后的首要任務是補習功課,努力學習漢語,跟上義務教育的腳步,未來將在理塘千戶藏寨景區擔任大使,參與家鄉的旅游文化宣傳和建設。
也正是這個選擇,丁真帶動了理塘的旅游熱度。人們開始關注到這個少年背后他生長的土地,和這個趕在脫貧攻堅的尾巴上摘掉了“貧困”帽子的理塘縣。
11月20日起,“理塘”的熱度大漲,到11月最后一周,“理塘”搜索量猛增620%,比國慶節時翻了4倍。
與此同時,穩穩地接住了丁真爆紅流量的是“理塘”這個剛剛脫貧的小縣城,和以理塘縣領導、理塘旅投董事長張璽、總經理杜冬為代表的理塘基層人。他們替他暫時擱置了上百個商務合作,沒有因追求短期紅利而讓他淪為消耗人們注意力和耐心的流量犧牲品。
他們為丁真安排的日程表里,最重要的事情是學習——學習漢語,學習普通話,描紅寫字。
一疊疊摞成約1米的桌子高的書散亂地東倒西歪地擺在倉央書房里,一摞挨著一摞,有橫著擺的,有豎著擺的,有插空擺的,都是粉絲寄給丁真的書。
上一個與理塘有關的大流量文化IP,還是倉央嘉措,盡管他一生未曾有機會踏足這里。而今,土生土長的理塘孩子丁真從這里出發,理塘旅投希望他能逐漸定型,成為一個為家鄉、為旅游、為文化、為公益做出貢獻的大使。
丁真走紅之后,網友們曾一度好奇并議論著,這位網絡現象人物將向何去(攝影 / 王軼庶,由榮耀 Magic3 至臻版拍攝)
把門推開,讓各種機會發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丁真仿佛是理塘的“天降紫薇星”。但其實,在這場網絡狂歡中,于丁真而言則是意外,他就像被命運選中的寵兒,理塘是厚積薄發、水到渠成的另一方。
所以,似乎不應以網絡人物的生命周期有多長來看待丁真的前路。他從未成為誰刻意打造的網紅流量,幸好也沒有遇到借機牟利的商人推手。他們正在把丁真作為一個“人”來對待,而不是任何的賺錢工具。乘著這股東風,打造一個地區的旅游樣本,是理塘旅游從業者和丁真們想要做的。
人們對丁真抱持極大的耐心和包容。有一次丁真到村里直播,遇上下雪斷電,信號很糟糕,電話也打不通。但丁真的團隊發現,從停電到恢復的大約10分鐘里,有3萬多人沒有下線,就對著黑屏不斷刷禮物,聊天互動聊了10分鐘。這讓他們覺得震撼、驕傲又感動。
但解決理塘的經濟和文旅問題,并不能僅依靠一個丁真的出現。丁真現象的確極大促進了理塘的知名度,但理塘的自然條件,它的高反、缺氧問題,以及高寒氣候帶來的季節性限制都是發展旅游勝地的障礙。
而且,人們是理性的。到理塘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坐飛機要坐早上6點多的飛機,降落的稻城亞丁機場海拔4400米,可能會遭遇嚴重的高反,從成都開車到理塘可能要8個小時,這對任何人來說都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旅游還是旅游,有它自己的問題存在。丁真幫你宣傳了一把,但到本地的實踐和落地還是有很多路要走?!?/span>但一個可喜的變化是,“本地的社區參與速度在加快”。從前古鎮口的小店清一色的維修店、音像店,突然間變成了奶茶店、小吃店、洋芋店,“直到甚至出現了一家蜜雪冰城”。杜冬覺得,“誒,有點意思。”
“景區服務的問題,這個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它是長期的?!?019年,理塘旅投的同事們還在討論古鎮里缺乏民宿可以??;2021年7月,古鎮正在落成4家好的民宿。他們看到了,覺得“這就是種子,是希望”。
文旅產業能為當地帶來什么?丁真團隊并不想為未來的圖景下一個明確的論斷?!爱敯褭C會敞開了之后,人們自己會思考。門沒有開的時候,大家可能都不會想過去,但門一旦開了,他們自然會過去,他們一定會往前走?!?/span>
2009年,杜冬作為一個旅游者去理塘旅游的時候,稻城亞丁剛剛開發。那時,在人們心目中,稻城亞丁和理塘的定位差不多,都沒什么人知曉。但10年后,稻城亞丁這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致力于農業發展,而專注于旅游產業?!澳撬麄兊淖訉O又怎么樣呢?可能前途遠大?!?/span>
這個道理在理塘同樣適用,“機會要給到當地人才能知道。丁真的意義就在于此。當我們把這扇門推開之后,再過10年看看,被丁真這個現象所影響的一代人在做什么,很有可能是一個很好玩的事情?!?/span>
理塘的路·丁真的路
丁真正以自己的選擇,成為四川向全國的文化輸出代表。
丁真有一套在他的土地上生活的智慧和價值觀體系,而在一集集《丁真的自然筆記》的紀錄片中,他總是不經意地能傳達出他的世界里那些浪漫的情懷、奇特的想象和屬于20歲的在通透中領悟的哲學深意。
他的出現,仿佛為人們找到了一個更便捷的方式和通道,指向那個神秘古老的文化。人們通過他了解了康巴、了解了藏語,看到了理塘這座“高嶺之花”,也試圖了解藏族文化。
丁真在林芝“放生了一棵桃樹”——在藏族的概念里,放生就是給那棵與自己同齡的桃樹系上哈達,大家看到哈達就不會去砍伐它,它可以一直生長,幸運的話,未來也許可以成為一棵有千年歷史的參天古木。
《丁真的自然筆記》劇照(受訪者供圖)
“我想每個生命都知道怎么樣才能幸福,青蛙、桃花,還有時間中的我?!倍≌嬲f他來生想做一只鳥,飛得高,自在飛翔,在樹上歡唱。
對丁真來說,選擇走這條路,他放棄了放牧、騎馬,他正被迫和自己從前的生活割裂。
但慢慢地,他發現自己也學到了漢語,學到了歌,新認識了很多朋友,去到了更多不同的地方。還是那個單純的少年,開一次卡丁車就能讓他開心很久。
丁真的團隊喜歡稱他為“孩子”,特別能感受到他偶爾的焦灼感。丁真想去賽馬的時候就會跟他們說,“馬是必須要訓練的?!眻F隊就能馬上意識到,這事情對丁真而言是很重要的,萬一跑不了第一怎么辦?“這個事情并不是我們講的那么簡單,真的是一個大事情?!?/span>
他們尊重丁真的意見,婉拒了一些活動,所以丁真回家練馬練了好幾天。但此刻草原上奔馳著的丁真,他的人生也正在變得開闊。
可能艱難但正確的路
在紀錄片《丁真的自然筆記》中,杜冬給丁真講井底之蛙的故事,問他,“假設你是青蛙,你覺得天只有這么大,你是開心的還是不開心的?”
丁真回答,開心啊?!澳莻€青蛙,看見外面的話,它坐在這里面(就)不開心了。因為它看見很多東西嘛?!?/span>
在理塘的那個小村莊,那時丁真還未被發現,他從來沒有想過長大之后要去做什么,就覺得應該會是“放放牛、騎騎馬之類的”。他不會在心里裝太多事情,“早上起來之后,會想今天我要干什么,但今天的事情想完之后,明天的事情就明天再想?!?/span>
再后來,丁真偶然撞進互聯網,大家為他身上散發的原始的生命力和少年感而驚嘆。丁真同時被賦予了使命和責任,而他欣然選擇接受。
他安心于每一種狀態?!拔矣X得開心沒有那么難”——如果全世界只有那片天,他會覺得很開心;如果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可以做更多的事,那么就去做。
火了之后,他第一次去了杭州,第一次感受到了家鄉之外的夏天。但他仍然最喜歡家鄉的夏天,夏天的理塘,草會變綠,花會全開,一切都是生機勃勃的樣子,而他身邊有朋友,有親人,有小馬珍珠,還有雪山與草原,那曾是他的全世界。
這是暴風成長的9個月,是丁真與理塘旅投在面臨與流量、收益、變現、欲望有關的各種誘惑后作出的選擇與擔當。
丁真的想法很簡單,無論是熱愛自由的天性與受到鏡頭記錄和網絡凝視的沖突,還是偶爾煩惱沒有太多自己的時間,這條路,有點難,他并不知道好不好?!暗俏抑荒芡皼_,我們只能往前沖?!彼啻沃貜?。
理塘旅投的想法也很簡單,杜冬在丁真爆火接受采訪時曾說,“我們不希望丁真只是曇花一現。我們要為丁真的長期發展考慮。把大家對他的熱情,像洪水一樣的熱情,蓄積起來,能流得更長遠。這樣,對他本人,對他的家鄉理塘的旅游發展,才更好?!?/span>
當流量被正確引導,幫助理塘推廣旅游、幫助家鄉建設發展,丁真和理塘旅投都在切實地詮釋著浪漫和赤誠的初心。
《丁真的自然筆記》劇照(受訪者供圖)
《丁真的自然筆記》第一集的結尾,草地上散落著幾張剛剛顯現出來的拍立得相片,丁真從一眾肖像照里拾起兩張風景圖。攝影師在一旁解釋著“家鄉”,他用漢語字正腔圓地說出兩個字“理塘”。
丁真現在仿佛與理塘綁定在了一起,他很樂意。如果再重來一次,他覺得自己依然會選擇這條路。至于自己未來的道路正確與否,他沒有想到全部答案,于是決定先去做、先去走了再說,等到“10年后再回過頭來看一下,我自己做了什么,再來告訴你這條路正確還是不正確”。
下一幕鏡頭里,丁真把帽子背在身后,他牽著他的小馬走在小山坡上,腳下是他熱愛的土地。屬于丁真的15分鐘(《丁真的自然筆記》片長)已經開始了,而更好的結局大概是,屬于理塘的焦點不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