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高中畢業生眼里的縣城教育若干斷面

縣城沒有發達的素質教育產業反而有素質教育蓋章服務業。每到開學季,不少文具店餐館都掛出招牌來,“勤工儉學蓋章,一次一塊”。一些賣水果的阿姨,則是蓋個指印一塊錢。

責任編輯:溫翠玲

一名老師在教室里給學生上課(圖文無關)。 (新華社 陳欣波/圖)

我希望向大家介紹縣城教育生態,緣起于對兩會教育提案的瀏覽。我發現很多來自大城市的代表,其教育提案基于大城市的教育生態是合理的,施加到縣城農村則有些脫離實際。個別教育政策也是如此。

我真心希望以一個學生的視角,呈現給大家真實的小城教育,為久居都市而關心教育的人們,補充一些斷面,呼吁大家用更全面的眼光分析教育,也為解決一些具體問題提出建議。希望教育學研究者和教育政策制定者們也能閱讀到本文,看看理論的實踐情況。

低效的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不斷地拓展學生的視野與綜合能力。但在縣城教育的現實中,投入了一定資金的素質教育卻因種種原因近乎無效化。

研學旅行方面,那些經過官方認證的研學基地,社會期望就是寓教于樂。然而,實踐起來,卻變成了有樂無教。比如讓同學們去插秧,體驗中華農業文明,就是給大家發一些苗,讓大家隨便插下去。首先,插秧的步驟其實很復雜,這樣瞎插就是在誤導學生。其次,插的過程中一點科普也沒有,就是尬插,然后教官瘋狂拍照,老師瘋狂攝影,以證明這是一次豐富多彩的活動。而且活動極度缺乏遞進性,無論是小學生來還是初高中生來,他們提供的項目是一模一樣的,只不過每年會有一些新花樣。

我個人認為,這些與探險、露營、挑戰有關的項目,純粹就是游樂場性質的,這些拿了資助,包著研學基地外衣的“游樂場”,在根本沒有把教育任務按承諾實踐的情況下,把本來就將研學當做玩的學生們搞得快快樂樂,乃至允許餐廳成為手游大廳,也就完事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