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東奧之后:變性人該參加女子項目還是開放性的“男子項目”?

奧運會競賽項目分為男子項目、女子項目和混合項目。其中的男子項目雖然帶有“男子”的名字,但并不限制其他性別的運動員參加,事實上是“開放項目”。只是因為水平差距,女子運動員絕少會參加男子項目而已。但奧運會的項目總數受到限制,不能無限細分,因此,在極少數情況下,當一個項目沒有設立女子組時,女子運動員也會參加男子項目的比賽。反之,女子項目是限制其他性別參加的

責任編輯:陳斌

8月2日,新西蘭選手哈伯德在舉重女子87公斤以上級決賽中。 (新華社記者 楊磊/圖)

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日本東京落下帷幕有一段時間了,但關于跨性別運動員參加女子項目而引發的巨大爭議,依然在后東奧時代反復發酵回響。

盡管國際奧委員(IOC)自2004年開始就允許變性運動員參賽。但從未有人像東京奧運會上的新西蘭變性運動員勞雷爾?哈伯德(Laurel Hubbard)一樣在全球范圍內引起如此的軒然大波。

爭議主要來國際奧委會2015年頒布的一項新規定,該規定允許由男性變為女性的跨性別運動員參加女子項目,無需經過變性手術(即我們通常所稱的去勢手術,實際還包括外生殖器再造等),只要“她”們以女性的身份生活超過4年,并在賽前至少12個月時間內,睪酮水平處于10nmol/L(納米摩爾每升)以下。

安能辨我是雌雄?

實際上國際奧委會允許男變女的變性人運動員參賽的相關規定出臺伊始就飽受爭議和詬病,血清中的血睪酮對于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和運動水平有著重要影響,其影響程度根據運動類型的不同也有所不同,對偏有氧耐力的項目(如長跑、競走)的影響相對較小,而對偏無氧爆發的項目(如舉重、短跑)則影響較大,毫無疑問,在舉重運動中,運動員的睪酮水平起著相當重要的因素。

然而基于生理差異,男性和女性的自體睪酮水平差距巨大,參照Cobas e601的標準,正常成年女性的睪酮水平在0.278-1.666nmol/L左右。男性的睪酮水平則在14.478-45.219nmol/L左右,國際奧委會將變性人運動員的參賽下限設定在10nmol/L,實際上已經高出正常成年女性的水平數倍之多,更何況變性人運動員完全不受月經對女子運動員訓練的限制和干擾。

此外,在男性和女性的發育期間,不同的激素水平造成男女之間的骨骼、肌肉、心血管系統都有差異,這種生理結構上的差異和激素水平上的巨大差距,導致在相同或相似訓練條件和訓練水平下,男女運動員的運動水平和運動表現也有較大差異。

以舉重運動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奎因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