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偶書|有的家鄉在消失,有的家鄉在新生

在農村耕種田地、承包他人遺棄的空地的,不再是外地、外鄉人。一些世代生長水稻的農田,甚至被改為養殖小龍蝦、種植蓮藕的專用田。我兒時想象過的剝玉米、摘花生的機器現在在農村已經十分常見了,讓秋收時節多了一份輕松和喜悅。

責任編輯:溫翠玲

(新華社記者 陶明/圖)

近日讀到南方周末App“hi,南周”欄目“回鄉偶書”登載的一篇《即將消失的家鄉》,文章作者估計在空心村搬遷后,家鄉可能留存的只剩埋葬著先人們的祖墳了。然而對于我的家鄉來說,似乎是另一番景象。

我的家鄉位于湖北省隨州市廣水市,去年疫情期間,因為醫療物資緊張、醫護人員數量不足,政府網站發出“SOS”求助信息而登上熱搜的地方。而我的老家,更是離集鎮還有8公里的、全鎮最邊緣的村組之一。

8年前,我剛從大城市回來的時候,最難以適應的是手機沒有3G信號,為此不得不更換了運營商以便能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