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總局跨界跨項選材這四年:練攀巖的沒有采藥人,但有采藥人后代

很多采藥人年紀偏大,選拔組于是“從遺傳的角度”推測,“祖輩都是從事這個行業,后輩也許會有一些適應性,特別是張家界、湘西、永州、郴州這些重點地區”。

相較于中國傳統的基層、省市、國家,即“三級”競技人才的選拔培養,跨界跨項選材模式“更接近西方國家的分散體制選材”。

曾為長距離跑選手的陳德根和劉榮勝在男子15公里越野滑雪比賽中分別獲得第三、第四的名次,但來自云南的他倆在2019年才見到雪,“上雪時間只有短短六個月”。

(本文首發于2021年8月2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1年8月4日,日本,2020東京奧運會攀巖女子全能資格賽,中國選手宋懿齡在比賽中,她最終無緣決賽。 (視覺中國/圖)

東京奧運會第十一個比賽日,2021年8月3日,攀巖賽事第一次作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亮相。

同一天,一個傳聞傳開:聽說中國攀巖項目的運動員是從采藥人里找的,早在第十三屆全運會群眾組攀巖的預賽選拔就開始了。并附上此前媒體的報道截圖——

“從采藥、采燕窩民間特殊群體中選拔‘奇人、奇才’,經過2至3個月的集中訓練,也將參與到全運會群眾組資格賽中?!?/p>

消息一度引發關注。不過,8月4日,國際攀聯副主席、中國登山協會主席李致新對南方周末記者透露,“曾經有過此類想法,但最后沒能實現?!?/p>

這一想法源自體育總局的“跨界跨項選材”,其上一次進入公眾視野是在四年前,新一輪體育改革計劃啟動之初。

2017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針對東京奧運會項目發文,提出面向武術、雜技、技巧、蹦床、體操等項目的運動員,通過跨界跨項的選拔方式,轉項從事包括攀巖在內的其他四個奧運項目。

四年過去,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院教授黎涌明觀察到,作為一種新的運動員選拔和培養方式,“跨界跨項”可以作為運動員傳統選拔和培養方式的一種有益補充,“在實踐領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通過觀察這一人才選拔培養方式改革,得以一窺國家體育總局這四年改革一隅。

一個祖輩采藥的孩子堅持下來了

“選拔采藥人”的說法,最早出現在2017年5月。

南方周末記者檢索發現,當年5月4日,環球網轉載“今體育”消息稱,為迎戰奧運,國家體育總局登山中心已和幾個省份達成共建國家隊的合作意向,相關方面將通過跨界跨項選材的方式,在采藥、采燕窩群體中選拔出“奇人、奇才”,參與到全運會群眾組資格賽中。

2016年,攀巖被國際奧委會正式推選為2020年東京奧運會比賽項目,后來相繼進入2018年青奧會、亞運會,以及2024年巴黎奧運會。與此同時,中國競技攀巖的奧運備戰卻還面臨著諸多阻礙,人才儲備不足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登山協會公布的《2014年度攀巖運動員注冊名單》顯示,當時中國攀巖運動員注冊人數為220人。一組未必恰當但可作為參照的數據是,同一年,英國登山協會會員有7.8萬人。

應對東京奧運會,如何解決人才不足問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