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飲料瓶做成新飲料瓶,你敢用嗎?
再生塑料瓶已現身歐美、日韓、東南亞地區的超市,與“一手瓶”沒什么兩樣。這些國外超市里的再生瓶,有的其實“made in China”。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國內缺乏法規和標準并不影響產品海外銷路?,F實難題是,作為生產原料的廢棄塑料瓶從哪里來?
李健給一群幼兒園小朋友講課:“以后喝完的瓶子不要裝東西,這樣才方便回收?!币粋€四歲的小男孩轉過頭去認真地說:“爸爸,你以后不要把煙灰彈到可樂瓶里好不好?”孩子的爸爸堅定地回答“好”。
(本文首發于2021年8月2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汪韜 助理編輯 溫翠玲
用100%的再生塑料做的杯子。
大汗淋漓時,喝一瓶飲料感覺倍兒爽,如果這個飲料瓶由廢棄的飲料瓶再生而成,你敢用嗎?
如果你因擔心食品安全問題而說“不敢”,可別驚訝,這種再生塑料瓶已現身歐美、日韓、東南亞地區的超市,與“一手瓶”沒什么兩樣。
“一手瓶”的塑料來源于石油,再生瓶則實現了塑料的循環使用,每回收利用1公斤廢塑料,可減少使用2-3公斤的原油,更減少了后期的處理和泄漏到環境中造成的污染。
不過,不只是部分消費者難以接受,再生塑料瓶在我國尚缺乏食品級可再生塑料的法規和標準,制定標準的科學研究正在進行。中國不乏制造“從瓶到瓶”的企業,它們還面臨著成本和回收難題。
不同類型的再生塑料切片,下為食品級再生聚酯切片。
營養與食品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國外經過十幾年的實踐,再生塑料用于食品包裝在技術上是成熟的,安全性也能夠得到保障,“但推動難度很大,需要社會共治”。
“從瓶到瓶”的高值化利用
一個比較了解垃圾分類的上海人,到日本旅游時,面對標注著“PET”的垃圾箱估計也會犯難。PET是什么垃圾?不可能是寵物吧(pet的英文是“寵物”)?
PET,雖然有個拗口的學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但卻是最常見的塑料材料之一,常被用于食品級塑料包裝。日本專門將PET單獨分類,正是為了集中回收這種塑料,丟垃圾時,還要去除不屬于PET材質的瓶蓋和包裝紙。
回收后的材質稱為“rPET”,不只日本,PET回收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已是風尚。
2019年,可口可樂公司宣布將使用了58年的雪碧標志性綠瓶包裝換為透明瓶,這是因為透明瓶子更易回收。之后,一些國家和地區已上市透明瓶雪碧,瓶身添加了再生PET材料。類似的,2021年,英國七喜、阿根廷牛奶品牌安科姆也宣布用透明塑料更換有色包裝。
原生的塑料瓶由石油經過一系列特殊條件下的加工、聚合形成。再生塑料的工藝則是深度清洗和深度凈化之后,再進入分選、破碎、造粒、增粘、熱塑成型等環節。
減塑的共識下,越來越多的塑料正被回收利用。再生塑料大家族中,除了PET之外,還包括HDPE(高密度聚乙烯)、PVC(聚氯乙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游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