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電”護航 廣東擘畫“雙碳”新藍圖

2021年,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全國掀起了達峰降碳的熱潮。能源行業的參與自然不可或缺,這當中,作為應用最廣泛的能源之一,電力也從未缺席,并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作為關鍵齒輪,電力源源不斷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輸送能量。在經濟大省廣東,今年以來,生產需求繼續回升,質量效益也穩步提高。為了護航廣東經濟高速增長,“電力引擎”開足馬力。在此同時,電力也在實現“雙碳”目標的路上,扛起了更多責任。

風從海上來,預計到2030年,廣東海上風電投產規模將達到3000萬千瓦

新型電力系統按下“快進鍵”

當前,應對氣候變化與減少碳排放已成為全球共識,電力行業更是各國減碳的“先行者”,正在加速減碳進程。

自從3月15日中央明確提出要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后,各地的電力企業均在加速編制碳達峰行動方案,整個行業的減碳進程按下了“快進鍵”。

實現“雙碳”目標,能源是“主戰場”,在“主戰場”中,電力是“主力軍”,電網則可謂“排頭兵”。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中,電力行業占能源行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42.5%左右,電力行業的碳達峰、碳中和進度將直接影響整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進程。

在廣東,源源不斷的“綠色電”正在支撐這個經濟大省的綠色發展。2021年6月16日,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發布《廣東電網公司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服務“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通過七大方面舉措30條具體措施,立足廣東發展實際,依托數字電網建設,著力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全面服務廣東省“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一組數據顯示了廣東電網2021年以來的“戰績”:2021年1-7月,廣東電網消納西電電量1018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消耗標準煤300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7988萬噸。

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已在快速生長。根據廣東電網的總體計劃,至2025年前,將初步具備“綠色高效、柔性開放、數字賦能”等新型電力系統基本特征,助力廣東省碳達峰實現;至2030年前,基本建成新型電力系統。按照“點面結合、示范引領、全面推進”的思路,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省級示范區,“惠州市+汕尾市”整域、陽江市全域市級示范區,以及廣州南沙、東莞松山湖、珠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區級示范區。預計到2030年,廣東電網將支撐廣東省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迎“風”起舞,加快優化能源結構

隨著綠色發展的號角愈發響亮,能源結構在不斷發生變化。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底,全國煤電裝機容量10.8億千瓦,占比首次降至50%以下,為49.1%。

走在經濟發展的前沿,廣東也在調整自己奔向“雙碳”目標的步伐。廣東省2021年工作任務提出,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分區域分行業推動碳排放達峰。加快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天然氣、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

當地的綠色轉型其實早有跡可循,也被廣東電網海上風電服務中心許亮看在了眼里:“自從我2012年畢業進入電力行業工作,基本每年都有新的政策出來,新能源發展勢頭迅猛?!?/p>

如果說在廣東擘畫的未來電力圖景中,“綠色”是最鮮明的底色,那么來自海上的能源開發,就是廣東實現“雙碳”目標的“藍色途徑”。

廣東海域遼闊,大陸海岸線長度居全國首位,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廣東省政府辦公廳2021年6月發布的《促進海上風電有序開發和相關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方案》提出,爭取在“十四五”期間,粵東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開工建設1200萬千瓦,其中建成投產600萬千瓦;粵西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開工建設1000萬千瓦,其中建成投產500萬千瓦。

藍圖已展開,一系列實施行動也陸續出爐。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排頭兵”,廣東電網迎“風”而上,大力支持新能源發展。

2021年3月,在廣東珠海三角島桂山二期風電場,由廣東電網自主研制的8兆瓦級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一體化測試平臺正式投運,將有力支持廣東海上風電大容量機組規?;l展走在全國前列。

“追風逐夢”的信心,從數據的巨大變化上可見一斑。

2020年,廣東海上風電接入南方電網總容量突破100萬千瓦,較上年同比增長259.34%。2021年,廣東電網為海上風電并網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全省已建成海上風電機組100%并網、清潔能源100%消納。預計2021年底廣東海上風電并網容量規模將超過400萬千瓦,是2020年底并網規模的四倍。

數字化轉型助力新能源發展

如今的廣東,新能源的“戲份”越來越重。誠然,新能源在實現“雙碳”目標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云來無光”、“天熱無風”等極端天氣下,新能源機組也存在一定程度不可控因素,可能影響到電力系統安全可靠運行。

電網接得穩、送得好,源源不斷地輸送可靠的“綠色電”,電網企業底氣何在?

秘訣就是實現新型電力系統的轉型。

“我們通過完善網架來解決新能源輸送的‘卡脖子’問題,還優化并網流程來提高并網效率,提供更好的電力服務?!睆V東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并網與新能源管理部陸秋瑜博士介紹,2021年,廣東電網將以規劃為龍頭,從源網荷儲、調度、市場、技術等領域統籌推進綠色轉型。

無形的電流從這里穿過,海量的數據在這里運算,看得見的是電網設備,看不見的是背后的轉型決心。

近年來,廣東電網全力推動電網數字化轉型,多措并舉加快構建數據管理體系,使分散、孤立的數據得以匯集、治理、共享,更好地發揮重要價值。

更值得關注的是,廣東電網將依托數字技術增強對新能源的“可觀、可測、可控”水平。通過對電力數據的充分利用,廣東電網的感知能力、互動水平、運行效率和自愈能力正得到全方位、立體化提升。

電力行業點亮萬家燈火,這不僅意味著電力行業扮演著基礎設施建設者、提供者的角色,也意味著其要肩負支撐全社會各行業低碳消費轉型的重要責任。

據了解,廣東電網還將全面服務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打造綠電交易、儲能等綠色低碳典型產品,引導低碳轉型,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示范區建設,包括“惠州市+汕尾市”整域、陽江市全域市級示范區,以及廣州南沙、東莞松山湖、珠海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區級示范區。

距中國許下“碳達峰、碳中和”承諾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時值“十四五”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廣東電網以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為抓手,全面服務“雙碳”目標,一幅守護綠水青山的畫卷正在這片熱土上徐徐展開。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