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頭失敗小組的靈魂拷問:tony老師為何總剪不出你滿意的發型?
各地理發師的工資結構并非單由手藝高低決定,他們主要的收入是靠拉攏顧客開卡、充值,并從其中抽取提成。據公開報道,行業內提成比例基本確定在8%—20%。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找到合適的Tony老師到底有多難。
責任編輯:劉韻珊
近日,豆瓣的“燙頭失敗小組”走紅網絡,里面充斥著很多網友被tony老師支配的眼淚。
理發店,是遠離世俗的異次元,是令人腎上腺素飆升的“深淵”。走近美發店,仿佛走近了時尚的風暴眼——托尼老師正在為顧客焗油,凱文總監正在為VIP燙卷。推開門,響徹云霄的歡迎光臨讓你虎軀一震,但在你走進去的一刻,“命運”便不在自己手中了。所謂每一次剪發都是一場豪賭,而往往十賭九輸。出門之時,兩小時前滿懷希望的愛美人士常不禁仰天長嘆:為什么托尼老師總是剪不出我滿意的發型!
心理學把理發之后常犯的“心絞痛”看作是一種屢見效應:我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當一個普通的東西或人在我們眼前頻繁出現時便會逐漸喜歡上它。意思是并非是托尼剪得丑,不過是你沒看習慣而已,多照照鏡子就好了。還有的將其解釋為“心理落差”,我們在判斷一個發型的好壞往往以明星或者模特作為比照的對象,自然會接受不了自己的造型。翻譯過來便是:發型還得看臉。
以這兩個理由搪塞未免令人委屈:大多數人未必是對自己的形象有過高的估計。而有的托尼剪出來的“藝術品”的確是24k純丑,越看越丑。這一切,都是什么造成的呢?
不想讀書
當個“理發師”吧
曾經的理發師并非是現在穿著緊身褲和馬甲,名字很洋氣的美發師,而是剃頭“匠人”。他們穿著白大褂,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