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找到了這些時代貢獻者,記錄下他們的身影和故事 | 100張中國臉

時代,之所以成為時代,是因為在每一次的懸崖之上,總有人迎難而上,選擇了一條正確但艱難的路。南方人物周刊攜手榮耀,共同尋找100張中國臉,致敬我們不斷奔流向前的非凡時代。

以下是他們的故事:

張梁(中國著名登山探險家):完成“14+7+2”人類登山探險終極夢想的中國第一人

在過去的近20年里,“攀登者”張梁從國內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開始,陸續攀登了珠穆朗瑪峰、馬卡魯峰、干城章嘉峰、安娜普爾納峰、喬戈里峰等令人望而生畏的、全世界著名的14座8000米以上山峰。36次攀登,登頂雪山25座。
2005到2008年,張梁先后以探險方式徒步滑雪抵達南北極點,2018年6月完成登頂全世界七大洲最高峰,成為實現“14+7+2”人類登山探險終極夢想的中國第一人。

王智偉(倫敦奧運會男子50米手槍銅牌獲得者 ):多次代表祖國站上世界領獎臺,為山西省射擊運動項目培養新的“神槍手”

一路走來,射擊運動員王智偉多次代表祖國站到世界領獎臺上,讓人們看到了他在賽場上的從容不迫,聽到了他在賽場上打出的每一發槍聲。

與此同時,他更是一名情系家鄉的“神槍手”。擔任省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射擊隊總教練的他,默默地為發現苗子、培養苗子,發展山西省射擊運動項目做出了不小的努力。王智偉說:“小時候,家鄉培養了我,我現在回來培養后備力量,是理所應當?!?/span>

楊越巒(中國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他長期專注長城攝影,用影像去述說長城那魅力無窮的文化內涵

楊越巒曾站在陳家堡長城之上,聆聽著來自時光深處的娓娓訴說;此后十余年間,他用手中的鏡頭記錄下超過十萬張長城照片。
楊越巒不再刻意去表現長城的風花雪月,而愿意用影像去述說長城那魅力無窮的文化內涵。他曾說“凡是有長城的地方,我都想走到?!币驗殚L城不僅是擁有無盡解讀的千年長詩,更是中華民族不畏艱難的精神象征。

徐恭義(中國首位約翰·A·羅布林終身成就獎獲得者):他設計的橋梁成為中國建造的技術名片,讓世界同行看到中國工程師的創新貢獻

徐恭義,中國中鐵特級專家,大橋總設計師。他在中國山水間架起一座座大跨度的橋梁,澳門西灣大橋、楊泗港長江大橋……每一個響亮的名字都代表著他的心血。他主持設計的大跨度懸索橋、斜拉橋刷新了許多世界紀錄,讓世界同行領略到中國橋梁的設計水平與技術實力。
2018年,徐恭義獲得具有橋梁界“諾貝爾獎”之稱的美國約翰·A·羅布林終身成就獎,同年還獲得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國際成就獎,兩項大獎中他都是中國獲獎第一人,2019年被評為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

葉連平(“全國助人為樂模范,2019年感動中國提名人物):為教育事業奉獻40余年,用螢火蟲般的亮光,守護講臺下的孩子們

1928年葉連平出生在山東,開啟了他傳奇的一生。1978年他受聘為安徽省和縣卜陳學校的民辦教師,開啟了教育之路。退休那天,他趴在桌子上大哭,舍不得講臺。而退休后的他又投身貧瘠鄉村教育事業,自掏腰包創辦留守兒童之家,花光30余萬元積蓄。

如今的葉連平已經93歲,依然堅守在三尺講臺。將一生奉獻給教育的他,曾提名感動中國人物,并獲得中國好人、全國道德模范等稱號。

史冬鵬(中國男子田徑運動員):職業生涯曾三次登上奧運會賽場,并在多項國內國際大賽中登上領獎臺

37歲的史冬鵬是首任雄安新區體育總會主席。在此之前他是與劉翔一起并肩作戰多年的隊友,是110米欄項目上的中國“雙子星”。

從10歲進入保定市少年體校到30歲退役投身體育建設,史冬鵬參加了20多場大型賽事,跑出了13秒19的最好成績,斬獲了不同賽事的冠亞季軍稱號。在黃種人不占優勢的田徑項目上,不懼艱難持續奮斗20年,史冬鵬親身詮釋了“努力才是衡量一名運動員是否優秀的標準”。

(名單持續更新中,敬請期待。)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