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何同學

本文入選2021年南方周末教師征文挑戰賽優質作品,作者系杭州市上城區紫陽小學語文教師。

30年前,手機還沒被統稱為“手機”,磚塊大小象征財富和地位的它,有個豪橫的名字,叫作“大哥大”;30年前,別說網吧,杭州城的學校里,臺式機,什么“386”“586”的,都很少見,老師們要給孩子們做測試,必須得哼哧哼哧地刻鋼版,再去油印試卷;30年前,家長們見到老師,常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小鬼皮得很,不聽話,老師你盡管打,我們沒有意見……

當然,那時剛入職的小學老師,一個月薪水才100零點兒,雖說物價普遍沒有現在高,可是像杭州解放路百貨商店這樣的一些店家,里面的皮鞋,最普通款的,也要40多塊一雙,稍稍好看一點的睡衣,30多塊錢也是最起碼的。還有,那時沒有什么“小班化”一說,隨隨便便一所小學,50個人一個班級,是起步。正因為如此,90年代初,曾經掀起過一陣教師的“下海潮”,我身邊的好幾位同齡人,就是在那時離開的教學崗位,好像都去開出租車了。當時的杭城,出租車的起步價就有七八元5公里吧,反正不消幾個晚上,老師一個月的工資也就賺到手了。

30年,課堂上的孩子,由80后,變成了妥妥的00后。

是什么時候開始,感覺到應付這些熊孩子,開始吃力,并且有些無奈的呢?已經說不出確切的界限了。

2018年,送走一個畢業班,臨時又接了一個五年級,擔任他們的語文老師。

還沒正式見到孩子們呢,調走的原班主任就簡單介紹了一下班級的情況:34個孩子,大部分還是乖巧懂事的。不過,有幾個情況特別,女生琪,基礎基本為零;男生文,有多動癥,注意力極其分散;男生小何,最為可惡,聰明但桀驁,不僅欺負同學,還常常與老師作對。

哦哦,哪個班級沒有幾個寶貝呢,一邊應承著,一邊多少心中有個準備。

開學不久,見識到了琪的“不要好”,天天遲到不說,幾乎從第二節課開始,就趴在桌上呼呼大睡,直到午餐時間才恢復精力。文也很快給了我一個下馬威,交上來的作業基本是“天書”,筆畫模糊不說,正確率也奇低,跟他個別交談,總是忍不住偷笑,頗為無奈。

小何同學呢,倒還好,或許是因為彼此都還不熟悉吧,我的課上,他只是偶爾要插嘴,作業完成情況不是很好,做是做的,答案特別簡單,看得出能少寫一個字都好的。

開學大約半個多月的樣子,有一天文哭哭啼啼到辦公室找班主任告狀,坐在小何前面的他,課上被小何腳踢手拽,根本沒法聽講,這不,一本作業本又被小何撕破了。

班主任也是新接手的,看著文的可憐樣兒,有些生氣,讓他去把小何叫來,結果,差不多等了整整一天,都沒見到小何到辦公室來。

快放學的時候,被班主任生拉硬拽,小何總算站在了辦公桌前。

“為什么去捉弄文?”

“他賤!”

坐在一邊批本子的我一驚,轉頭看向小何。

雖然是背影,但斜斜的站姿,抖動的左腿,可以想見小何臉上痞痞的神情。

班主任很快意識到這孩子的特殊,在各位老師的注視下把小何領到隔壁的電腦教室去個別談心了。

下班之前,班主任回到座位上,一臉意難平。

“沒見過這么油條的孩子,哪里像個小學生,比社會青年還不如?!?/p>

可以想象,單從那個“賤”字,就讓人有了“古惑仔”的聯想。之后還有長長兩年要相處呢,我心中掠過一絲擔憂。

不久后,班主任給小何換了座位,調到了最后,跟琪做了同桌。

安好的日子沒過多久,有一天,上課時間,班長突然跑到辦公室叫班主任,原來小何英語課上又鬧事了。

趕往教室,好家伙,英語老師和幾個高個子男生,正死死拉著小何,不讓他出教室,那家伙,睜著一雙血紅的眼睛,作勢往教室外面沖,一副要撞個魚死網破的樣子。

原來,他是嫌跟琪當同桌不好,那女生邋遢,又貪睡,做她的同桌,太沒有檔次了。這不,英語課上,居然出手打醒了睡著的琪,老師說要跟家長聯系,并說不歡迎這樣沒禮貌的孩子在教室里坐著,他就真的要沖出教室,回家去。

英語老師跟了這個班三年了,了解小何的脾氣,哪里敢真的放他出教室,才有了剛才劍拔弩張的一幕。

咋辦?班主任又調整了座位,讓小何還是坐在教室最后,不過沒有安排同桌,單獨一組。

那之后,安耽了一陣子。雖然下課的時候還是要拔出拳頭威脅文一類的男生,好在沖動的事故暫時沒有發生。

我的語文課上,小何基本屬于散漫的狀態,感興趣的內容,聽一陣,不感興趣的,就把語文書豎起來,整個人趴在桌上,似睡非睡。作業也交,但抄寫的詞句永遠比同學要少上一半,每次到寫周記或作文,要求400—500的字數,他常常是一兩百字了事,曾經跟他爸爸聯系過,收效卻不大。無奈之下,警告他:自己學不進去,沒關系,課上不能擾亂秩序、影響其他同學。

有一天,語文課上,不知道為什么,小何特別興奮。不僅隔著座位老去捉弄琪,更是用書本去撩前座的男生,那兩個男孩被搞得很無奈,一邊偷瞄著我,一邊躲避小何的舉動,看著都讓人心疼。

停下講課,叫他:“何XX,你給我站起來?!?/p>

嬉皮笑臉了好一陣,拖拖拉拉站起來,還斜靠在桌上,一邊挑釁地看著我:“干什么?”

強忍著心中的怒火:“我跟你說過,底線是什么?”

“不影響同學?!?/p>

“做到了嗎?”

……

“你這個樣子,像不像一個學生?今天放學以后留下,我要找你爸好好談一次?!?/p>

許是這句話刺激到他了,只見他突然一改油腔滑調的樣子,怒目圓睜,伸出右手,直指向我:“你有什么好威風的?不過是一個小學老師罷了!”

此話一出,孩子們似乎嚇了一跳,齊齊看向我,眼神中不乏擔憂,當然,教室角落里,等著看熱鬧的隱隱的騷動,也是存在的。

“首先,我沒有覺得很威風,其次,小學老師怎么了?”

“拽什么拽,不就是一個小學老師嗎?”小何重復,語言中滿是不屑,“不就是會教點語文嗎,比你厲害的人多了去了……”

“沒錯,小學語文沒什么厲害的。我教書快三十年了,還從來沒有見過你這么無禮的學生,畢業以后,路上看見,不要叫我,也不要到學校來看我?!?/p>

“看你,想得倒美,我發誓,畢業了,我絕不會來學??茨??!?/p>

如此下去,課怎么上?腦海里快速搜索著解決辦法,想了一下,當前要想保證一個班級的正常教學,只能去請班主任了。

不一會兒,班主任老師到教室領走了氣焰仍頗為囂張的小何。

那個晚上,QQ上收到不止一位家長的慰問,同時,班主任老師告訴我,第二天一早,小何爸爸會帶著孩子向我道歉。

果然,第二天一早,父親帶著小何等在辦公室門口。

道歉是在父親的威逼之下進行的,打發孩子去教室后,跟父親談及孩子種種與年齡不符的表現,父親也很無奈:“也許是因為我太嚴厲了吧”,最后,他只能這樣總結。

之后,事情還是不斷,除了在學校要欺負同學以外,有一天,班里的孩子還帶回消息,說在社區里,看到小何把媽媽的電瓶車推翻,還要沖上去打媽媽。辦公室的老師嘩然,同時也更同情我們這個班的所有任課老師。

一度以為,剩下的一年多時間,與小何,只能這么別別扭扭地相處下去了。

2018年12月初,因為憲法宣傳日的活動,區法院邀請我們這個班去參加一個真實的少年法庭審判活動,出發之前,班主任有過猶豫,要不要帶上小何,猶豫半天,最后還是全班出發了。

法院的莊嚴,天生帶有一種震懾感,大部分孩子不由自主地正襟危坐。然而,模擬法庭的活動時間較長,小學、初中、高中依次進行,漸漸地,座位上的孩子開始有了小動作。

很快要輪到我們班級的模擬法庭活動了,班主任老師領著小何,來到我的身邊,示意他坐在我的身邊。

眼看著臺上的同學們進行著審判的模擬活動,小何的嘴里,又開始了嘟囔:“假模假式的,演得一點都不像……”

聲音慢慢響起來,小何同學的破壞力,真是何時何地都會爆發啊。

無奈,摸出手機,點開微信的“成語游戲”,遞給小何。

“給你一個特權,別的同學沒有的,玩游戲吧,唯一的要求,不要發出聲音?!?/p>

聽到“游戲”,小何差點驚叫起來。但是看到界面上“成語游戲”,眼神又黯淡下來。不過很快,他戳了戳我的手臂:“陳老師,這個游戲你平時在玩的呀?”

“嗯,怎么啦?老師游戲都不能玩嗎?”

“不是不是,你太牛叉了?!彼噶酥甘謾C界面,“都兩萬多關了,厲害的?!?/p>

“厲害?”我不僅哂笑,“你不是說我不過是個教語文的小學老師么,什么時候又‘厲害’了?”

“呵呵……”小何不再言語,開始動手玩起成語游戲來。

那之后的整個時間段,再也沒有嗡嗡嗡的講話聲,耳根難得清凈起來。

“陳老師,”我的手臂又被戳了戳,“這個是什么,我實在想不出來?!?/p>

看了一下,“貪天之功,別有洞天,都鄙有()……”卡殼了。瞄了一下界面,我點了底下的一個“章”字,很快,這一條通過了。

“我靠!”這小子輕聲低呼了一句,緊跟著用手捂住嘴,瞄向我的目光中明顯多了一點什么,是什么呢?崇拜,羨慕,還是別的什么?反正不再是輕蔑、鄙視、油滑。

五年級下學期開始,我的課上,小何明顯安靜了很多,雖然作業還是應付敷衍,對文、琪他們,也還會時常提起拳頭,但最起碼,課堂上頂嘴的現象再也沒有發生過。

有一天下班回家,在菜場碰見了小何媽媽,其實當時我已經買好了菜,正要離開呢,卻被何媽媽大聲地叫住了。

還沒等我表揚小何最近一段時間的表現呢,何媽媽首先發話了:“陳老師,我家小何可崇拜你了,說你的游戲玩到兩萬多關,非常了不起呀!”

哦,原來如此,所以最近課上賣我面子,不再懟人了。熊孩子看人,果然標準都與眾不同啊。

2020年9月,這一群孩子上了初中。

某日,應該是9月10日(教師節)之前,保安打電話到辦公室,說有已畢業的學生來看我,讓我到校門口接一下。疫情常態防控期間,校園進出管得嚴,完全可以理解。

匆匆下樓,還沒有到校門口呢,就看到小何戴著口罩,往校園里張望,兩個月沒見,小子胖了,也黑了。

“哈哈,怎么是你,不是說絕不會來學??次业膯??”

他靦腆地笑了:“那是我不懂事,別笑話我了?!?/p>

踏進校園,環顧四周,這小子居然發起了感慨:“還是小學好啊?!?/p>

一別倆月,話題如海,關于初中的作業量,關于老師們的教學風格,關于原來班級的同學……哪里還有當初叛逆痞壞的模樣。

想象一下,古樸的校園里,參天的懸鈴木樹底下,一老一少,憶著過往,常常開懷大笑,如此畫風,是否有一點點的感人?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帶著自己的風格,很好奇,十年、二十年后的小何,會長成什么模樣,我會,拭目以待!

弦歌不輟,薪火相傳教師征文挑戰賽投稿郵箱為 nfzmread@126.com,歡迎進一步了解比賽規則:http://www.zprce.cn/contents/206897

--------

2021年4月,南方周末報社正式啟動閱讀新火種公益行動,正向全國中學語文教師贈閱為期一年的《南方周末》紙質報紙,以及舉辦進中學校園、開展公益教師訓練營等線下活動。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