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眼中的書香節 | 織密 “ 書香之網 ” 歡迎你來 “ 赴約 ”

以書為媒 粵享美好

2021 SOUTH CHINA BOOK FESTIVAL

8月下旬,廣東省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南國書香節如期而至。深耕全民閱讀、厚植文化根基,這個擁有近30年歷史的文化品牌,如今正煥發新的生機。開卷有益,所益者眾,解個人之惑,亦正社會之風。南方日報推出“以書為媒 粵享美好”系列報道,邀請廣大讀者品南粵“書香”,談閱讀之“變”,敬請垂注。

提起南國書香節,人們總會想起廣州主會場的熙熙攘攘、眾星云集。而在不知不覺中,它的版圖已愈發廣闊、深遠——今年,南國書香節在全省各地逾300家新華書店、民營書店與圖書館里同時啟航。成千上萬來自全省各市縣區的讀者似乎有著某種默契,攜家帶口,暢游書海,共同奔赴這一“盛夏書約”。

以書為媒,這場“閱讀”主題的文化盛宴,正在南粵各地火熱上演。記者觀察到,近年越來越多書店、圖書館等文化場館加入南國書香節,越來越多書籍以各種形式“流”到群眾身邊,它們共同織起了一張越來越緊密的“書香之網”。這張“網”里,不僅有城市居民,更覆蓋了無數渴求知識的鄉鎮村民。

在書香的世界里,我們均是同路人。

線上辦沙

本土作家分享創作經歷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云”上沙龍成為今年南國書香節的一大亮點。一名網友在南國書香節微信推文下留言感慨,通過直播,就能見遍大咖;一部手機,也可以逛遍書香節,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

紅色故事分享

今年南國書香節韶關分會場的一大特色,就是韶關市圖書館邀請到本土作家舉辦7場主題線上講座,分享他們研究、創作本地紅色故事的經歷與感受。

首場線上風度沙龍活動由韶關市作家協會主席榮笑雨、副主席王心鋼擔綱,以“粵北農軍的故事及《赤焰》”為題開講。王心鋼說,韶關豐富的紅色歷史對于本土作家來說是一座富礦,自己寫作的開端就是從韶關的紅色文化開始的。直播過程中,王心鋼和榮笑雨還分享了他們在研究本地紅色歷史、進行文學創作過程中的心得,“希望通過這些故事,讓更多人了解韶關厚重的紅色文化底蘊”。

觀看完首場線上風度沙龍后,一位讀者感嘆,在作家的分享、梳理下,北江工農軍在國民革命期間的艱苦歷程得以重新展現,并脈絡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主辦方介紹,希望通過這樣的線上沙龍,引導讀者重溫粵北輝煌的紅色歷史,激發群眾對本土文化的熱愛。截至8月28日,風度沙龍活動已吸引了5.6萬人次在線觀看。

紅色文輕騎兵

與韶關遙相呼應,今年南國書香節各分會場同步設立了“主題出版物專柜”,集中開展“紅色文化輕騎兵”“重溫紅色記憶”等紅色題材閱讀互動活動。

在梅州、江門、汕尾等地,先后開展了《南粵沃土鑄偉業》圖片展、《熱土地上的紅飄帶》讀書分享會等,回望崢嶸歷史,引導廣大讀者感受經典魅力。

“南國書香節最大的作用是為讀者培植閱讀的土壤?!?strong>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廣東新華發行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蔣鳴濤認為,各地閱讀活動積極融合、挖掘當地特色,由本土名家挑大梁、唱主角,與居民進行深入互動,激發讀者了解本地文化、中華文化的熱情。

線下特色

推開一扇潮汕文化之窗

發掘、傳揚地方文化,也是南國書香節的一大特色。通過書香節的平臺,全省各地的地域文化、寶藏書籍被“串珠成鏈”。

在文化底蘊深厚的潮汕地區,獨特的地域文化成為當地書香節分會場的關注重點。汕頭購書中心里,獨具“潮”味的圖書展吸引了一批批讀者前去打卡“充電”

本土特色展區

進入汕頭購書中心,一個主題為“潮汕印象”的圖書展吸引不少讀者流連忘返。

書展現場,獨具特色的潮汕傳統民居“厝角”裝飾、潮汕經典小吃展板裝飾,無一不體現“潮汕印象”。更特別的是展覽陳列的200多種書籍——《潮汕方言:潮人的精神家園》《潮劇老藝人口述傳承》《潮州工夫茶話》……類別涵蓋潮汕古建、歷史、飲食、非遺文化等。

廣東新華發行集團汕頭新華書店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偉華說,“潮汕印象”圖書展的展區雖不大,但通過布設“潮”味民居裝飾、展示潮汕文化書籍,搭建起一個展示汕頭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窗口,讓更多人愛上家鄉、愛上閱讀。

記者觀察到,來到圖書展的讀者多是親子組合。趁著暑假,家長通過觀展提升孩子閱讀興趣?!啊鄙怯∠蟆瘓D書展激發了學生群體對潮汕文化的閱讀興趣,培養了他們對文化的自豪感?!?strong>廣東新華發行集團汕頭新華書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海燕說。

本土文化熱潮

從汕頭的“潮汕印象”圖書展,到廣州的“聲入人心,紅動廣州”紅色經典作品誦讀、佛山的“閱途,書與遠方”基層文化巡回展……豐富的閱讀活動令人目不暇接,掀起一股本土文化熱潮。

“全省的閱讀愛好者共同走進321個分會場,這是多么有儀式感的一件事!”廣東新華發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翁旭輝說,自2019年起,南國書香節實現了全省21個地級市全覆蓋;依托于遍布全省的新華書店,書香節又于2020年首次實現縣(市、區)分會場的全覆蓋。

“今年地市參與南國書香節的積極性、主動性更強烈了?!?/span>翁旭輝告訴記者,隨著各分會場整合更多力量、挖掘當地資源、綜合運用傳播手段,今年的南國書香節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良好效果。

村聞書香

流動書香車變臨時圖書館

南國書香節的舞臺,遠不止是各地市的書店與圖書館。

潮連,這座位于西江流域的小島,雖然與江門市區僅隔水相望,但這里的老人、孩子前往書店購書的機會并不多,能讀到的書籍很有限。艷陽下,一臺載滿書籍、顏色繽紛的“流動書香車”緩緩開到潮連市場。車剛停下,就有不少群眾圍了過來:“有適合小朋友看的書嗎?”“有文學名著嗎?”“有保健養生的書嗎?”工作人員忙前忙后,根據現場群眾的需求推薦書籍。

流動書香車,是一種經過改裝的流動售書車,具備物流運輸、宣傳服務和圖書銷售展示功能,便于書店將優質的圖書送到鄉鎮、農村讀者面前。今年,南國書香節多個分會場都設置了流動書香車,為基層群眾挑選數百乃至上千冊書籍,內容涵蓋文學藝術、生活百科、醫藥保健、法律政治、中小學生教輔等。

江門新華書店營銷部經理鄧念國介紹,書香車今年已到蓬江、江海、新會、開平、恩平等多個區(市)鄉鎮開展活動。

這些書香車尤其受老人和小朋友歡迎。在流動書香車到達潮連市場時,一名腿腳不太利索的老人在這里逗留了很久。他時不時看看展架上的書籍,精心挑選,最終一次性買下10多本關于黨史、新中國史的書籍。老人告訴工作人員,以前家里窮,他連小學都沒讀完。后來,他得到了參軍入伍的機會,在部隊中學習了文化知識。“順手買些書回家好好看。”老人買書后高興地說。

佛山市高明區新華圖書發行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艷備受感動的是,在高明區楊和鎮楊梅市場,一個母親陪著兩個小孩,留在流動書香車的臨時閱覽區內,頂著近40攝氏度的高溫,看了一個多小時書,“她說,因為覺得自己沒文化,所以想讓孩子多讀書”。

吳艷介紹,有不少村民反映平時在村里面很難看到新書、好書,買書也不容易。“我們的流動書香車不僅賣書,也充當流動圖書館?!?/strong>吳艷說,他們在流動書香車旁陰涼處特別設置了臨時閱覽區,沒想到僅3場活動,這個小角落居然吸引200多人駐足閱讀,“大家都問我們下次什么時候再來”。

今年才20歲出頭的肖冰敏,是汕頭市潮南區新華書店的工作人員。她已隨流動書香車將精選的圖書送到了多個邊遠鄉鎮的學生面前。第一次到山區學校送“書香”,肖冰敏內心充滿好奇,“他們眼里充滿對知識的渴望,一到下課和課間操時間,他們會‘撲’過來,其中讀文學類書籍的孩子比較多。

最令肖冰敏記憶深刻的是去紅場中學的那次。當時適逢初二一個班級上體育課,許多學生都跑來看書,“有個女生害羞地跟我說,如果她有足夠的錢,想把整車書買下來?!?/span>

“流動售書對相對偏遠的鄉村非常有意義?!蔽绦褫x說,這種“流動車”的形式還可以更加豐富,例如戲劇下鄉、演出下鄉等,讓村鎮的文化生活更多姿多彩。

潮南區新華書店總經理許俊明認為,流動書香車以書為媒,為基層群眾送去了知識服務,為滿足鄉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振興鄉村文化添了一份力。他還打了一個巧妙的比喻——隨著車“漂流”的每本書,匯成了一條小溪,為偏遠鄉鎮的學生和群眾帶來了寧靜和歡樂。

企業建書屋

快節奏中保留一方內心凈土

縷縷書香,不僅飄進南粵大地的千家萬戶,更歷久彌新地蔓延進書香節之外的時光里。

走進位于佛山市順德區的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寶電器”),這家國內小家電出口企業擁有一座200平方米的職工書屋,里面藏書上萬冊。這里還是全省職工書屋的示范點。

新寶電器每年會定期舉辦讀書交流會、讀者論壇、朗誦比賽、詩詞知識問答、愛心捐書等活動,豐富職工們的業余文化生活。它還成立“我愛讀書俱樂部”,如今已有573人成為俱樂部成員。俱樂部通過開展全員性的讀書活動提高大家的思想深度和廣度,更讓他們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一方內心的凈土。

今年書香節期間,佛山市首屆“十大書香企業”評選活動正在火熱進行,新寶電器正是參評企業之一。近年來,越來越多像新寶電器這樣的職工書屋在不同企業里出現,一間間職工書屋成為龐大的職工群體的“書香加油站”,更為佛山這座制造業大市增添了書香。

書香節以來,韶關市內各新華書店、風度書房都做了主題場景布置,風度書房同步推出南國書香節圖書專柜,每間書房上架300余冊圖書。由韶關市圖書館策劃、制作的九齡童IP形象表情包也正式上線。

隨著讀書氛圍的“升溫”,不少韶關少年兒童紛紛被吸引進風度書房。其實,“走,去風度書房看書去!”這句話在韶關人間已經廣為流傳。

作為山區城市,韶關為破解城區公共圖書館館舍設施設備及服務能力總體較薄弱、供需不平衡等難題,通過以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的建設方式創新公共閱讀模式,4年先后投入5280多萬元,在全市打造了70多間風度書房。風度書房建成前,韶關市圖書館每年到訪量約40萬人次。如今風度書房接待讀者人數已有10.5倍之多,借閱圖書數量也是書房建成前的5.3倍。

類似的新型閱讀空間,在全省各地不約而同地出現。在江門,鄉村讀者也擁有獨具當地特色的農家書屋。今年4月,江門對全市農家書屋進行提質升級、分步改造,計劃升級改造標準書屋100家、示范書屋10家、精品書屋2家。開展“新時代鄉村閱讀季”活動,以閱讀推動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鄉村振興。

鄧念國介紹,在江門市委宣傳部的組織下,江門新華書店還計劃與一些鄉鎮共建農家書屋,根據鄉鎮居民的年齡層次和閱讀需求,持續為鄉鎮居民輸送優質書籍,讓更多鄉村的居民能在家門口看書,近距離享受閱讀,體驗家門口的“書香節”。

“閱讀本身,其實是日?;?、生活化的行為?!蔽绦褫x,南國書香節起到的更多是“激發”“引領”“烘托”作用,以“書香節”的品牌為媒,引導大家建立經常閱讀的習慣。

聲音

“云”上書香節回歸全民閱讀本質

南國書香節組委會數據顯示,截至8月28日,本屆南國書香節在全省的321個分會場共舉辦了157場線上活動,286場線下文化活動。其中,廣州分會場線下活動有9場,線上活動有36場。

今年,南國書香節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分散辦展的模式。有書迷反饋不集中辦展,感覺少了一種儀式感;也有讀者認為,能在社區參加書香節,還有許多線上活動,更方便。這種模式究竟怎樣?是否可持續?記者采訪了4名業內人士。

學而優書店總經理陳定方認為,因為閱讀趨勢的變化,這種以線下的實體書店為主體進行線上文化活動的形式,“似乎能夠親近更多社區的人”。她坦言,實體書店做線上活動“一開始都是被逼的”,但是實際參與之后她發現這種方式能讓天南海北的人都可以來聽。也減少了嘉賓和讀者來回奔波之苦。今后仍會在線下嫁接線上活動,增強文化活動的傳播力。

“書展不僅僅是一場書的盛宴,更是文化交流的平臺?!睆V州新華出版發行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沈育明認為,線上線下相結合是與現代社會最為匹配的方式,擴大了書展品牌的影響力,延伸了傳統書展的廣度和深度,滿足了更多讀者的需求。

廣州分會場的線上品牌活動“花城書房”名家分享會系列活動,邀請了近20位知名作家與文化人士參與了這場文化盛宴。白冰以兒童文學作家、接力出版社總編輯雙重身份參與了這一活動。他在北京的家里與廣州進行連線。直播結束后,他告訴記者,南國書香節的線上活動,不單是對圖書的推介,更多的是對閱讀的推廣,“因為脫離了賣場,書展在向全民閱讀的本質回歸”。

南國書香節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廣東新華發行集團總經理何寶賢告訴記者,在今年籌備書展的時候,組委會頗費思量。一方面是疫情防控的壓力,另一方面是讀者的殷殷期待。最后決定大力發掘本土文化力量、服務社區等功能,也謹慎舉辦線下活動,引導活動到文化和閱讀本身上來,“今年的書香節,更加親民,更接地氣”。

來源:南方日報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