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養老保險籌備成立,能否撐起個人養老“第三支柱”?
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的“闖入”,意味著背后自帶萬億量級的資金和千億規模的客戶群體。
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從2018年5月開始試點,至今投保人數只有幾萬人,保費收入只有4億元,規模很小。
“需要加大稅收優惠比例,簡化個稅抵扣手續,完善產品線,覆蓋保險、基金、銀行理財等產品?!?/blockquote>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顧策
2021年8月18日,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民養老)籌備組發布設立公告。公告顯示該公司注冊資本111.5億元,注冊地為北京市西城區,公司設立尚待銀保監會批準。
該公司近半股份由銀行系理財子公司持有,并且股權相當分散,這在保險企業持股結構中實屬少見。股東足有17家,工銀理財、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北京基礎設施投資、國新資本7家公司分別投資10億元,并列為第一大股東,持股均為8.97%。
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的“闖入”,意味著背后自帶萬億量級的資金和千億規模的客戶群體。
這家“重量級”養老保險企業的出現,再次讓人們對“第三支柱個人養老保險”政策產生聯想。
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人口有14.1億,而60歲及以上人口已超2.64億,占比18.7%,中國已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而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的字眼首次出現在這一指導性文件中。
主要股東來自“銀行系”
除了17家銀行系股東,國民養老其他股東也大多是“國資”背景。
北京基礎設施投資(北京國資委控股)、國新資本(實控人國資委)各持股8.97%。民銀金投資本(民生銀行控股)、北京熙誠資本(實控人北京西城區國資委)持股均為4.48%。中信證券持股2.69%,中金浦成投資(母公司為中金公司)持股1.79%。
泰康人壽持股1.79%,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