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特:近期出版的兩本很好看的經濟學書籍
《一切皆契約:真實世界中的博弈與決策》《置身事內:中國政府與經濟發展》雖然討論的話題不同,但都體現了在我心中好看的經濟學書籍非常重要的要素:好懂、好玩、好記、好用。
責任編輯:劉小磊
本文作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經濟學副教授。
人在海外的一大不方便之處就是常??床坏絿鴥茸钚鲁霭娴闹形臅?。但好在隨著電子閱讀技術的提升,一些最新出版的也能在如微信閱讀等應用上找到。最近,中國人民大學聶輝華教授的《一切皆契約:真實世界中的博弈與決策》和復旦大學蘭小歡教授的《置身事內:中國政府與經濟發展》就成了在教課研究之余讓我手捧平板電腦大力殘害自己的視力卻樂此不疲的緣由。二者雖然討論的話題不同,但都體現了在我心中好看的經濟學書籍非常重要的要素:好懂、好玩、好記、好用。
《一切皆契約》
這本書應該是聶輝華教授在《看理想》平臺音頻課對應的文字資料或者說講義。從“教學大綱”的覆蓋范圍來說,本書大部分話題其實是經濟學專業高年級研究生在專業研究課程或者論文研討班才會學習的契約理論專題。換句話說,即便是對經濟學專業的學生,雖然大多數人對“逆向選擇”、“信號發送”和“道德風險”等名詞可能不陌生,甚至能求解一些相關的簡單靜態模型。但如果涉及到更為復雜的多任務理論、合謀理論、多重代理、動態逆向選擇和動態道德風險、不完全合同理論和政府市場邊界等話題,這可能是一門專門的博士課程和大量相關文獻閱讀也不一定解決得了的。
這本書的重要貢獻,就在于通過作者長期對相關領域的研究經驗將文獻中復雜的模型通過“降維”變成生動鮮活的日常生活經驗、企業商戰策略和傳統文化故事,將對大多數非專業研究者來說抽象枯燥的數學語言變成直覺化的文字語言。
要實現這一點聽起來容易,但實際非常困難。就目前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游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