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價屢創紀錄,創新藥迎“出?!背?
醫??刭M趨勢在未來幾年內不會逆轉,集采也將繼續下去?!拔磥硭幤笞龀鲈瓌撔滤幹?,不光要打開國內的市場,也要走出國門,才能贏得更多的收入并打開更大的想象空間?!?br />
“出?!北澈?,創新藥企往往需要開展難度更高的海外臨床試驗,與跨國藥企巨頭比拼數據,還要直面外國藥審機關的審視。
“藥物研發最好的差異化是靶點不一樣。其次是靶點一樣,但是設計的藥物有不同之處,比現有藥物好。還有一類差異化是在臨床上設計不同,做不同的適應證。最怕的是照抄照搬,留給這類藥物的市場以后會越來越小?!?br />
(本文首發于2021年9月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溫翠玲
license-out給藥企帶來的不只是一筆豐厚的交易款,還意味著廣袤的海外市場。邁出這扇門的前提,是擁有質量過硬的原研藥物。
中國創新藥正在獲得國際認可,依據之一便是不斷創下新高的海外授權金額。
2021年8月初,榮昌生物發布公告稱,西雅圖基因(Seagen Inc.)將獲得榮昌生物ADC新藥維迪西妥單抗大部分海外市場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并支付給榮昌生物2億美元首付款與24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總計26億美元的成交價刷新了百濟神州于今年1月創下的國內單品種海外授權交易(license-out)最高紀錄。
據南方周末不完全統計,2020年國內藥企license-out項目數量從往年的個位數增加到了42個,2021年上半年的“出?!表椖繑狄策_到了14個。
license-out給藥企帶來的不只是一筆豐厚的交易款,還意味著廣袤的海外市場。邁出這扇門的前提,是擁有質量過硬的原研藥物。2015年以來,受政策、人才、資本等利好因素影響,中國藥企研發實力突飛猛進——從只能制備仿制藥、出口原料藥,到生產出fast-follow(針對得到驗證的新靶點進行快速跟進的仿制)藥物,再到具備best-in-class(在同類藥物中療效最優)、first-in-class(全球首創的治療某種疾病的新藥)能力。
美好之外,故事還有另一面。7月,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已對藥品開發重復低效現象敲響警鐘。在同靶點藥物競爭激烈、醫保談判壓價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進軍海外市場被賦予更迫切的現實意義。
在下一次揚帆啟航前,“出?!钡膭撔滤幤髠內杂幸蓡柎?。
“出?!泵?/h3>
不只榮昌生物,越來越多的藥企完成了“出?!碧幣?。
就在榮昌生物發布消息一周后,老牌藥企石藥集團也公告稱達成了集團歷史上首次原研創新藥的海外授權,作價6.4億美元。2020年,基石藥業、加科思等企業完成了首次license-out交易。信達生物、天境生物則不止一次交易。
中國創新藥首個license-out案例可追溯到2007年。當時,微芯生物將其在研產品西達本胺在中國以外的全球開發權益以2800萬美元的價格授權給了美國HUYA公司。隨后二者共同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申請臨床研究,并獲批準,該藥于2015年在美上市。
微芯生物之后,雖有一些藥企不時傳出海外授權消息,但成交量寥寥。鮮有人預見到,轉折點在2020年到來。
2020年9月,美國生物制藥公司艾伯維(AbbVie)與天境生物達成一項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