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哈迪德:已故傳奇“建筑女王”留下叱咤風云未來感

“人們對未來生存的關注在不斷減弱,因為未來看上去相當嚴峻,人們也開始變得麻木……但我對‘未來’深信不疑?!?br />
扎哈建筑事務所至今已在中國開展了一百多個項目,遺憾的是她本人未能親眼見證絕大部分作品的落成。其中,北京大興機場可謂她最驚艷的遺作之一,被媒體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首。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周建平

“建筑不只是一處庇護所,它應該令你興奮,給你安慰,使你思考?!?/span>

已故建筑大師扎哈·哈迪德(ZahaHadid)留下的作品,捕捉并凝固了風的形狀……她是首位、也是至今唯一一位獨立獲得建筑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的女性,曾于2010年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今年7月,在扎哈逝世5年后,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ZahaHadidArchitecture,以下簡稱ZHA)在中國大陸首次舉辦“實踐與探索”特展。兩百多件原版模型、珍貴手稿漂洋過海,來到上海藝倉美術館,帶領中國觀眾回顧了這位傳奇“建筑女王”及其創建的ZHA過去四十多年間的作品演進軌跡,以及扎哈想象中未來城市的模樣。8月底展覽閉幕,觀展人數突破6萬。

▲Bee’ah總部,沙迦,阿聯酋,2014-2021制圖:MIR,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供圖

“全方位有360度,為何死死盯著一個角度?”

天馬行空的扎哈終身未婚,一生都在顛覆人們對建筑、國籍、性別的偏見。猛然下沉的地板、傾斜的墻面、飛升的天頂,一切仿佛脫離了地心引力……她突破傳統的設計猶如天外來物,行云流水的曲線極具象征主義的雕塑感。

羅馬21世紀藝術博物館、倫敦奧運會水上運動中心、阿利耶夫文化中心都是扎哈以豐富的流動空間表達的建筑宣言??焖侔l展的中國,也給了她實現想象力的機會,她把這片土地視作“給予我鼓舞、讓我精神振奮的地方”。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巴庫,阿塞拜疆,2007-2012攝影:Hufton+Crow,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供圖

▲倫敦奧運會水上運動中心,倫敦,英國,2005-2011/2014攝影:Hufton+Crow,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供圖

▲羅馬21世紀藝術博物館,羅馬,意大利,1998-2009攝影:Hufton+Crow,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供圖

扎哈曾在中國多地發揮她無拘無束的大手筆。廣州歌劇院形如被珠江流水沖刷的鵝卵石、北京銀河SOHO酷似高聳入云的梯田、長沙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仿若湖畔盛開的三朵芙蓉、南京國際青年文化中心結合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云錦中編織金線銀線的手法,營造出強烈的“流動感”……至于北京麗澤SOHO、大興機場等作品,扎哈的先鋒設計,她的大膽結合最新材料和工藝、富有前瞻性的空間理念拓展了人們對未來建筑的構想。

▲銀河SOHO,北京,中國,2008-2012攝影:Hufton+Crow,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供圖

▲麗澤SOHO,北京,中國,2015-2019攝影:Hufton+Crow,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供圖

“人們對未來生存的關注在不斷減弱,因為未來看上去相當嚴峻,人們也開始變得麻木……但我對‘未來’深信不疑?!?/span>

伊人已逝,如今置身她留下的建筑,撲面襲來的,仍是叱咤風云的未來感。

烏托邦:10年“紙上談兵的建筑師”

“在很多地方,人們對城市與生活的想象已經固化,但中國不同,這里的一切都在變化、前進中,有無限可能?!?/span>

中國獨特的文化和地理風貌曾給扎哈帶來豐盈的靈感。

早在1981年,扎哈和她在英國倫敦建筑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Association,簡稱AA)的同仁第一次來到中國?!拔覀儚南愀郾鄙?,廣州、蘇州、杭州、上海、南京、濟南,直到北京,在中國待了一個月,走了沿海條線。那是一次讓人心醉神迷的旅行,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