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強評《我是主播》|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新聞主播?
常有采訪對象這樣說,你提的問題太業余了。但恰恰是這個“太業余”,才是觀眾最想知道,也是最接近事相本真的。
責任編輯:劉小磊
日本NHK金牌主播國谷裕子和她的新書《我是主播》(上海譯文出版社,2021)
在電視節目中,新聞主播究竟是什么角色?就是讀稿嗎?就是字正腔圓的競賽嗎?或者就是顏值的爭艷嗎?錯了。那是播音員。雖說播音員正確地讀出新聞稿是新聞節目最基本的構成,但在“后真相”時代,這種標準化的平面播報已不足以捕捉新聞背后的真相了。讀了國谷裕子《我是主播——在NHK的23年》這本書后,我才知道新聞主播的出現,并將口語(私語言)和現場追問帶入新聞世界,才是人類認知的一大飛躍。這是因為,新聞主播需要在設問和追問中,擊破采訪對象用語言裝置的真相隱蔽層,從而更接近主播所追尋的那個真相,然后把這個真相再用語言傳遞給觀眾,讓觀眾思考新聞背后的真相。
顯然,這里的難點在于,主播所追尋的真相,就能肯定是真相本身而非情緒煽動嗎?主播所窺視的那個世界,就能肯定是真實的嗎?不錯,主播也是人。凡是人,都有“囚徒的影子”在模糊自己的視線,只相信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實才是真相。關于這點,作為主播的國谷也坦承,新聞對客觀性有著極高的要求,而如果主播一味地展示“個性”和“個人所見”,就會混雜著一些“不良要素”。因此在國谷看來,“專業性”和“業余性”是新聞主播的基本要素。所謂專業性是說即便相關領域的專家看了這檔節目,也認為主播對問題點的把握很準確。所謂業余性是說要牢記最初生成的疑問,并始終意識到自己就是觀眾的替身。
常有采訪對象這樣說,你提的問題太業余了。但恰恰是這個“太業余”,才是觀眾最想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