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四人談】王石:踐行國際商業理念依然艱難

萬科出去幾乎沒有當老板的,都做職業經理人去了。我們的企業文化就是職業經理人,講誠信,懂得在框框內做到最好,而不是打破框框。大多數民營企業,比如萬通,出去的人大多數是去做老板了。

責任編輯:吳傳震

拿來主義

方法上來講很簡單,既然是西方的產物,那就拿來主義。

規劃化和制度化,真正去做的時候,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但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反而感到了難。

我的個性比較張揚,這與東方文化不太一致,尤其是有了影響力以后。需要反思。

南方周末:您和萬科踐行國際商業理念25年,一直力圖做規范化、制度化的企業,即便其中有與東方文化相沖突的地方。您是如何做到的?

王石:方法上來講其實很簡單,既然這是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產物,那就拿來主義,直接拿來用。萬科基本是照西方的一套規則和制度來管理的,在西方很正常,但在中國,多少是個另類。

南方周末:25年前是如何接受和吸收西方商業理念的?

王石:其實最初與西方商業理念關系不大。我到深圳的時候已經33歲,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說老實話,做老實人,辦老實事。當時并不知道什么現代企業制度,只知道西方物質文明高度發達,希望能成為參與者。

南方周末:這個過程中一定有阻礙。

王石:回顧改革開放30年挺感慨的,萬科選擇的做法很多是不被人理解的。

不過真正做的時候,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難。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都有多重需求。如果你的訴求不是權錢交易,對方就有同樣訴求的可能性。

反倒是從去年四季度開始,真的感到難,感到困惑。突然間我和萬科做的任何事情都被置于聚光燈下。結果,還是按原來那套規則做事,卻好像不對了。

南方周末:“捐款門”的時候是不是更難?

王石:當時的壓力非常非常大,不知道會演變到哪里去。作為一個企業的董事長,我想的是,如果股價因此大幅波動,或者影響了萬科房價、萬科團隊,我就辭職。

那一個多月里,辭職的想法一直在我腦子里旋繞。好在后來萬科的股價沒有明顯弱于大市;萬科的房子也沒有賣不出去或者被砸;內部溝通也得到了一定理解,沒有演變成大的本質的危機。

南方周末:對于這兩件事情,我們也很困惑,就是西方規則和東方文化中是不是有一部分難以融和,改革開放進行30年后仍然會起很大沖突。

王石:從我個人角度來看,我個性比較張揚,張揚就與東方文化不太一致,尤其是有了影響力以后。當你努力往上走的時候,即使犯了錯,別人多數能包容理解。但有了影響力后,低調都會出事,別說高調了,這是需要反思的。

很多企業家整天抱怨政府、環境、媒體。我一直勸說他們告別悲情主義??赡苁桥龅搅诵┎还胶臀?,但身份變成既得利益者后還留在原來的情緒里,老百姓怎么辦?身份變了就要調整心態,原來我一直勸說別人,現在自己也碰上了。

南方周末:現在的困惑有沒有減少?

王石:現在至少清楚,要謹慎面對公眾。捐款門發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