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的另一種人生
作為中國人,看到這部電影中的丁氏三兄弟難免會想到“三蘇”,以及我國歷史上很多被貶謫流放的士大夫的故事。
(本文首發于2021年第25期《南方人物周刊》)
責任編輯:楊靜茹
《茲山魚譜》
人的一生究竟應該怎樣度過?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焙诎诅R頭的開篇有如杜詩,既溫柔敦厚又蘊藏力量。蒼茫大海中,一舟如芥,令人想起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
熟悉韓國電影的朋友都不會對導演李濬益感到陌生,他的代表作《素媛》《思悼》等均為口碑佳作。繼《思悼》探討了儒家傳統中君權與父權秩序下的父子沖突和倫理悲劇之后,《茲山魚譜》又進一步在西學東漸的背景下延續了對儒學傳統表里的反思,更引入了新舊思想碰撞的困境。此片上映后,不僅在票房上小幅逆襲了《哥斯拉大戰金剛》,更在韓國第57屆百想藝術大賞中獲得五項提名,并一舉榮獲“大賞”獎項,取得了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
這部電影主要以朝鮮著名學者丁若銓(1758-1816)為主角,講述他受“辛酉教獄”的迫害流配黑山島(后丁若銓為其改名茲山)期間,對海洋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開始編纂魚譜的故事。在魚譜的編纂過程中,他與當地土生土長、熟識各種海洋生物的青年漁夫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秦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