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 | 小區維修300米圍墻要129萬元?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不是唐僧肉
專項維修資金使用亂象,根本原因在于其管理使用與所有權的背離。專項維修資金理論上屬于業主所有,但是實際的管理和使用往往是物業公司或者業委會主導的?;▌e人的錢,還有機會中飽私囊,這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責任編輯:陳斌
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如何使用,再次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據河南廣電融媒體報道,位于鄭州市管城區的一個小區,部分圍墻在前段時間的暴雨中倒塌,物業公司給出了129萬元的維修預算,要求動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進行維修。但過高的報價引起業主強烈反對:“混凝土C30,指導價425元一方,物業公司公示的是870元一方;鋼筋市場5300多元/噸,物業報價9880元/噸;砌體人工費200多一方,物業報價500一方……”
鄭州的這一案例所揭示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亂象,并不是孤例。
根據2008年生效的原建設部、財政部聯合發布的《住宅專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