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代價:169起抽脂醫美案的秘密

因身體損傷而起訴的消費者全部為女性,年齡跨度從18歲到64歲,其中28到31歲較為集中。消費目的大多為瘦身、隆胸、開眼角等,結果輕則發生感染、留疤、高燒,重則皮膚潰爛,甚至失明、腦梗死。

消費者贏得訴訟的是115起,占比68%。提出索賠的案件中,最高索賠141萬余元,最低索賠兩千余元,平均索賠金額超過20萬元,平均獲賠金額6萬元左右。

責任編輯:曹海東

近年抽脂糾紛案呈上升態勢,2017年出現陡增,這與醫美行業發展息息相關。視覺中國 | 圖

抽脂,常被視作愛美者的福音?!扒€身材”“輕松享瘦”“星選女神”……網絡上各類充滿誘惑的廣告語試圖向公眾展示抽脂的魅力。

作為醫美行業的常規手術,抽脂手術是通過在皮膚表面做一個微小的切口,將吸脂針管通過該切口插入皮下脂肪組織里,采用負壓的方法將脂肪組織抽取出來的手術。

隨著醫療美容市場的擴大,行業難免滋生亂象,加上信息不對稱,不少消費者為這一常規手術付出了“美麗的代價”。極端情況如2021年7月網紅小冉抽脂致死事件。

醫美亂象已引起監管部門注意。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最近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征求意見稿)》,提出將重點打擊制造“容貌焦慮”、利用廣告代言人為醫療美容做推薦等亂象,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9月26日。之前,國家衛健委、中央網信辦等八部委就已定于6月至12月聯合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

南方周末統計分析了2004年2月18日至2021年6月9日,中國裁判文書網與北大法寶網與抽脂相關的法律文書180份,其中11起案件存在二審,共涉及相關案件169起。這些案件從抽脂角度提供了審視醫美行業的視角。

(梁淑怡/圖)

從統計結果來看,近年抽脂糾紛案呈上升態勢,2017年出現陡增,這與醫美行業發展息息相關。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的數據,2018年至2020年,生活、社會服務類中醫療美容相關案件總數分別為5247、6138、7233起,呈逐年增長的態勢,其中涉及質量、合同與售后服務領域的案件每年均超過千例。

損害越來越重,違規抽脂時有發生

醫美的健康損害風險,已成為公眾關注的核心議題。在169起涉抽脂案件樣本中,有97起案件是消費者因身體損傷而起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秦莉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