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弧菌感染可致命 海鮮刺傷應及時處理
高危人群要避免進食生海鮮,處理海鮮時要戴手套,有傷口者要遠離海水。如果在處理海鮮時被刺傷,立即用清水沖洗傷口、消毒,立即就醫
(本文首發于2021年9月9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圖文無關)甲殼鋒利堅硬容易傷人,所以海鮮攤主經常會戴著厚厚的手套進行挑揀。有時候為了挑到更好的,消費者也會自己動手挑選。這個時候就容易被刺傷,感染創傷弧菌。
近日,寧波吳女士在海鮮攤挑選海鮮的時候,不慎被刺傷了手指。當時吳女士沒有在意,買了海鮮便回家了。當日下午,右手就開始紅腫發痛,晚上整個手臂都腫了,后來又開始發燒,后經醫院專家會診,疑似海洋弧菌感染。吳女士住院治療花費了一萬七千余元。吳女士認為,買海鮮過程中攤主對消費者直接用手挑選海鮮有傷人的可能沒有及時提醒和制止,有一定責任,要求海鮮攤主賠償,目前還沒有結果。
海洋(創傷)弧菌,是一種生存于近海、海灣的海水及海底沉積物中的細菌,適宜在溫度大于20℃、鹽度0.7%-1.6%的海水中生長。海魚、牡蠣、螃蟹、貝類等海洋生物都有可能攜帶該細菌。
創傷弧菌感染人體,途徑有兩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