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掛羊頭賣狗肉”為何屢見不鮮?
公募基金“掛羊頭賣狗肉”,即所投股票與基金主題無關的現象日益普遍,但目前沒有任何相關的規定條款來限制這一行為。
在某些熱門題材受追捧時,基金經理們會被客戶強烈要求“移倉”,守不住自己看好的行業和股票,“如果基金也跟著追漲殺跌,那和散戶有什么差別呢?”
“你不能點了一盤素菜后,又說不如大魚大肉好吃?!?br />
(本文首發于2021年9月9日《南方周末》)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張玥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基金經理們被投資者“牽著走”,有人反思,如此做法和散戶炒股沒有區別。
“華安文體健康”“南方現代教育”“銀華互聯網”“建信大安全”“國泰互聯網”……這些基金有什么共性?不是收益特別高,而是都重倉了與自己主題毫無關聯的鋰電池股——寧德時代。
2021年9月,A股市場以白酒、醫藥為代表的抱團股票遭遇重挫,不少主題類基金轉移了視線,不約而同地盯上了另一個熱門賽道:新能源。
因為與基金主題約定的投資標的迥然不同,市場質疑公募基金助推了“追漲殺跌”的行業亂象,基金公司丟掉了自身的“契約精神”。
目前,無論行業內或是監管層面,都沒有任何相關的規定條款來限制這一行為。目前大多基金合同中,基金管理者都會承諾將大部分資金投資于與基金名稱相對應的領域(通常會有10%—20%的資金不限投資范圍,為自由資金),但違反這一規定,基金經理或公司也不用承擔任何后果。
基金經理們通常將自己的“自作主張”解釋為“好意”,因為基金經理靈活轉換“賽道”能夠避免基金虧損?!澳憧偛荒苎劭粗顿Y者不停虧錢什么也不做吧?”一位不愿具名的基金經理這樣解釋。
比如近期教育股集體重挫,相關的主題基金凈值大幅下跌,但一只名為“南方現代教育”的股票基金卻因為大幅持倉了新能源而逃過一劫,相比同類基金動輒腰斬的虧損,該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高達20%,有基民在天天財富平臺上激動地給基金經理留言:“戰戰兢兢打開基金賬戶,竟然大賺!”
然而這種“意外之喜”只是個例,基金經理們大多會遭遇“被迫調倉”,在某些熱門題材追漲殺跌之時,會被客戶強烈要求“移倉”,如果沒有重倉就要被靈魂拷問“你為何沒有重倉?”
更深層的恐懼,是基金經理擔憂被市場同行“甩下”,因為根據目前的公司考核制度,核心在于市場排名而非收益多少,基金經理們的首要目標是保證和其他人共同進退,以免被拉開差距。但這類行為客觀上導致了許多基金掙錢,基民卻虧損的現象。
來自客戶的“威脅”
陳晨在上海的一家中型基金公司任職,2020年他升任了基金經理,卻在2021年遭遇了一次職業危機?!拔冶蛔约旱拇罂蛻簟?/p>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游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