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南:不怕丟官的改革派
“過去第一書記廖志高說不能搞包產到戶,現在又說要大力推廣包產到戶,我們到底是聽第一書記的,還是聽常務書記的?”
責任編輯:傅劍鋒,實習生 盧麗濤
■他曾為了讓外界了解“經濟特區”,冒著政治風險邀請外媒記者前來采訪和報道特區。
■他曾堅決地反擊“經濟特區就是舊租界”的論調,在福建省沖破重重阻力,不怕得罪人,不怕丟官,銳意改革。
■他就是項南,八十年代主政福建省的改革派元勛,力倡“要允許改革犯錯誤,但不允許不改革”。他的從政生涯因此波瀾起伏,他的身上集中了一個改革者的艱辛與榮耀。
11月19日,一場宏大的紀念在項南的家鄉福建連城舉行,紀念這位改革開放之初的福建省委書記誕辰90周年。在輿論看來,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之際舉行這樣的紀念,是對項南最好的告慰。
此前的10月,項南的后任、曾經也在福建為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特為紀念項南誕辰90周年填詞一首,詞中褒揚項南“駭浪驚濤,從容渡,常存銳氣”。
作為改革干將,“銳氣”一詞之于項南,似乎再恰當不過,如果再聯系到詞中提及的“駭浪驚濤”的歷史背景,這“常存”的“銳氣”,則更為可貴。就算他終因福建“晉江假藥案”去職,但留給福建的背影,也并不落寞。
1984年2月項南陪同鄧小平在鼓浪嶼號游艇上。
沖破重重阻力推行“包產到戶”
1980年深秋,中央決定派遣項南主政福建。此時的福建,雖同廣東一樣是先行改革開放的兩個省份之一,但舊觀念依然頑固。
一個注腳是,當安徽開始搞“包產到戶”時,反對最堅決的幾個省份中,就有福建,使得中央不得不決心“換將”。海外華僑亦曾多次進言想要一個福建籍官員主政福建。
1980年12月18日,時為農機部副部長的福建人項南面見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受命入閩的項南被告知,到福建后,要“堅決執行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此時的項南,已經62歲,雖然過早謝頂,但依然精力過人。他身材魁梧,目光溫和,為人有坦蕩之譽。此前曾出訪歐美,見識過“資本主義世界”,改革意識,亦屬堅決。
初到福建的項南,在福建省黨代會上做了名為《談思想解放》的發言,聲明要清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