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勛:“殺出一條血路”

“有人說你為‘地方主義’翻案,你知不知道?”習仲勛回答:“知道,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我被擠出廣東;另一種可能是把為地方主義等平反活動搞成?!?/blockquote>

責任編輯:朱紅軍 實習生 盧麗濤

■ 他一生“兩個最大的閃光點”:一是早年跟隨劉志丹創建陜甘邊根據地;二是帶領廣東在改革中“殺出一條血路”。

1978年,赴任廣東不久,習仲勛收到市民來信,里面裝著無法兌換的五毛錢的魚票。時任廣州市越秀區區委書記的朱森林后來回憶,這件事極大地刺激了習仲勛。

靠海卻無魚可賣,這是習仲勛主政初期面臨的現實之一。當時“文革”浩劫剛過,廣東物品奇缺,農業凋敝,工商不振,冤假錯案成堆,每年偷渡逃港者數以萬計。

1978年3月,葉劍英與華國鋒、鄧小平交換意見后,中央決定派曾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習仲勛南下廣東,出任省委書記。這是他被審查、關押、監護達16年之后的重新出山。

從1978年4月到1980年11月,習仲勛主政廣東共兩年零八個月,“把守南大門”(胡耀邦語),發揮出驚人的能量。這段不長的時期,成為他“一生兩個最大的閃光點之一”(秘書俞惠煜語):一是早年跟隨劉志丹創建陜甘邊根據地;二是帶領廣東“殺出一條血路”,在改革開放中先行一步,同時為深圳、珠海特區奠基。

反“偷渡外逃”

“怎么能把他們叫偷渡犯呢?這些人是外流不是外逃,是人民內部矛盾。”

在盧荻看來,習仲勛上任初始面臨的一個嚴峻形勢,就是邊境洶涌的偷渡逃港潮。盧荻是廣東省黨史研究室助理巡視員,《習仲勛主政廣東》的執筆人之一。

1978年7月,上任三個月后,習仲勛即前往寶安視察。在沙頭角中英街,習仲勛看到,香港那邊很繁榮,內地卻破破爛爛。

曾擔任珠海市委書記的梁廣大后來的一番話映照當時現實:“雖然我們的輿論整天宣傳社會主義是‘天堂’,資本主義是‘地獄’,但是存在決定意識,老百姓看到在困難時期港澳同胞回來探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