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武師》背后的功夫片黃金時代

(本文首發于2021年9月1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邢人儼

1970-1980年代,打星劉家良、洪金寶、袁和平、成龍組建香港武行四大班底,為香港動作電影輸送大量武替及功夫明星。左上為成家班、左下為劉家班、右上為袁家班、右下為洪家班。 (《龍虎武師》劇照/圖)

70后魏君子第一次知道“龍虎武師”是在2006年左右。經歷了錄像廳時代的純看熱鬧和DVD時代的花絮訪談后,這位香港電影研究者第一次意識到,銀幕上那些激動人心的武打動作,是由一群不為人知的龍虎武師完成的。十幾年后,他決心用紀錄片記錄下這群無名之輩。

龍虎武師——一個脫胎于粵劇班子的術語,在1970、1980年代動作片蓬勃的香港電影圈,有著更加現代的指向:那些負責武打動作的特技演員。

2017年起,魏君子去香港參加特技演員公會舉辦的春茗茶話會,在會長錢嘉樂的牽線下,他陸續采訪了四十余位龍虎武師。這個群體光鮮亮麗的一面,是已成業界大腕的洪金寶、袁和平之輩;而鮮為人知的另一面,是穿梭于香港街頭的出租司機或旺角小攤販。拍攝之初,魏君子原本計劃跟拍幾位轉行后的龍虎武師,卻無一例外遭到拒絕——曾經生龍活虎、血氣方剛的他們不愿在鏡頭前展露“年老、落魄和不堪”。

彼時的“東方好萊塢”香港,“四大家班”挑動港片江湖,卻很少有人知道,小侯、元武、火星……這些平常的名字承擔了大量幾乎沒有安保的危險動作。

綠幕、威亞、特效技術精進之下,曾經“土法煉鋼”式的武打動作愈顯“落后”,但一個事實是,1970、1980年代香港動作片的繁榮,正與當年的“落后”有關。2021年8月28日,《龍虎武師》上映。在紀錄片里,魏君子將曾經的榮耀歸結為一個答案:“搏命”。

和真正的跳樓沒有兩樣

1981年,中學畢業生谷軒昭決定到社會上謀營生。

谷父曾在香港一間夜總會里做過保安隊長,認識了一位在夜總會教女孩子體態的粵劇師傅。9歲的谷軒昭被父親拉著拜師學藝。從拉筋、壓腿、下腰的基本功練起,年齡小,挨得辛苦。原本抱著強身健體的目的,練到翻跟頭時卻起了興趣。到14歲,谷軒昭開始在一個粵劇老倌的劇團里做武行。

書念到18歲,谷軒昭沒法收心。朋友打來電話,讓他去片場試試做武行,和演員打斗、裝死尸、按照規定動作倒地。憑著過去練功攢下的功底,谷軒昭套起招來很快。做武行,早上拍一組戲,夜里拍一組戲,一天賺600塊。同樣沒讀完書就出來工作的朋友,去做空調學徒,一個月領700塊薪水。

谷軒昭正是在那一年成了龍虎武師。

“龍虎武師”最初是廣東戲里的講法,指戲里做難度動作的演員。1960年代起,香港傳統戲劇式微,電影蓬勃。香港四間主要戲劇學校的梨園弟子們開始進入電影行業,做武打,當替身,“龍虎武師”的稱呼由此沿用。

1970年代前,龍虎武師做武打場面,仍用舞臺表演方式。直到1971年李小龍主演的《唐山大兄》,香港動作片風格由“虛”變為“實”——從舞臺表演式的虛招到講究招數的實打。4年后,劉家良執導《神打》,組建了自己的“劉家班”?!捌咝「!背錾淼某升?、洪金寶深受李小龍影響,加上袁和平,各自組建了劉、洪、成、袁的“四大家班”。

魏君子在《香港電影演義》中寫道:“劉家良拍了《武館》,洪金寶就拍《敗家仔》呼應;洪金寶拍《鬼打鬼》,袁和平就拍《奇門遁甲》逼平,劉家良拍硬橋硬馬一招一式,成龍就拍《師弟出馬》毫無章法死纏爛打”——四大家班互相競爭,自此危險動作層出不窮。

“當時的條件比較簡陋,如果從很高的地方跳下來,就是鋪一些紙皮箱,上面放一些軟墊。如果不是太高,只能在身上穿一些護具,硬摔?!毙苄佬栏嬖V南方周末記者。

入行之前,熊欣欣在廣西武術隊做教練。當時,《少林寺》已很風靡。劉家良在廣西拍《南北少林》時需要武行,熊欣欣在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李瑩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