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組網滿“周歲”,北斗如何“圈粉”?
對于原本只能被動接受導航定位信息的用戶來說,能夠主動上報自己的精準位置和災情信息,就可以為救援帶來重要的信息支撐。在通信手段有限的海上,這項功能深受歡迎。
“現在地圖應用越來越精細化,不管是打車、騎車,還是乘公交地鐵、開車自駕,都離不開地圖應用導航?!?br />
北斗導航系統全球組網后,已經有120個國家和地區目前正在使用“北斗”的相關終端設備,全球總用戶數量超20億。
責任編輯:姚憶江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模型。
北斗正在悄悄融入你的生活。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統計分析報告顯示,2021年一季度中國申請接入北斗系統的智能手機占79%;國內超700萬輛汽車、3.63萬輛郵政快遞車、1600艘公務船舶都安裝了北斗系統。
2021年7月31日,是中國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一周年。
2021年9月16日,首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在長沙舉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陳飛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在這一年里,北斗精準服務遍及全球。業務范圍覆蓋了全球120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總用戶數量超20億,日訪問量達25億次。
從2012年開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成為國際衛星導航系統四大服務商之一。北斗系統誰能用、怎么用等問題,一直備受矚目。
“北斗是‘護身符’”
浙江舟山的嵊泗列島,居民大多以出海捕魚為生。59歲的呂平華向南方周末記者回憶,他在上世紀80年代第一次“跑船”時,往哪個方向走,該走哪條路線,憑的都是“個人經驗”。
“后來,從使用指南針到GPS,再到安裝北斗導航儀,越來越高科技了?!眳纹饺A見證了各種導航定位系統在中國漁業領域的迭代與發展。
闖海多年,呂平華心里有本明白賬:捕魚收獲多少,決定收入多少,臺風大小決定損失多少?!白詮难b了北斗終端后,因臺風造成的損失是越來越少了?!?/p>
呂平華告訴南方周末,如果遇到臺風天氣,北斗船舶安全監控智能平臺就會發布臺風預警信息,指揮漁船回港避風,同時通過平臺實時監控漁船回港情況,確保人員全部上岸。
“在實時監測、提前預警、轉移人員方面,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揮了科技支撐作用?!薄逗娇罩R》主編王亞男向南方周末表示,北斗讓防災減災能夠未雨綢繆。
對于北斗導航儀,漁民們習慣稱之為“千里眼”“順風耳”,但呂平華則把北斗稱為“護身符”。
那是一場再普通不過的出海作業,當一根上百斤的桿子“轟”地倒下,意外砸傷一名船員后,所有人都慌了?!澳呐聺O船立刻調頭回港,也根本來不及?!眳纹饺A回憶當時的場景,仍心有余悸。
他慶幸,導航儀上有“一鍵求救”的報警功能。在向指揮中心發布求救信息之后,用于醫療救援的直升機很快把受傷嚴重的船員接走送往醫院。
對于應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