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主義者”要“社死”丘吉爾: “誰掌握了過去, 誰就掌握了未來”
包裹在各種漂亮話與愛的畫皮之下的是赤裸裸的仇恨。為了權力與控制,顛覆主流價值、瓦解社會共識是他們的武器,一個國家的主體民族與主體文化是他們心目中最大的敵人。
(本文首發于2021年9月23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進步主義者”要“社死”丘吉爾: “誰掌握了過去, 誰就掌握了未來”》當地時間2020年6月7日,英國倫敦,“黑人的命也是命”示威活動爆發,英國前首相丘吉爾雕像被涂鴉上“種族主義者”的字眼。
1965年1月24日,丘吉爾去世。在長達三天三夜的時間里,丘吉爾躺在有900年歷史的威斯敏斯特大廳里,三十多萬名哀悼者列隊走過棺材。1月30日英國政府為他舉行了盛大的葬禮,100萬人送別了這位傳奇的戰爭領袖。丘吉爾在二戰的至暗時刻帶領英國人民抵抗納粹德國的豐功偉績,不畏強權、捍衛自由的勇氣,受到了普遍的尊重。
可是,近年來丘吉爾正在面臨第二次死亡,這是一次恥辱的“社會性死亡”。他正面對英國“進步主義”者的全面攻擊。所謂“進步主義者”,還有一個稱呼——“白左”,意即白人自由派(white libera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秦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