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賦能”:廣東海大探索造血式產業扶貧新路徑

海大集團積極響應國家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號召,秉承“科技興農,改變中國農村現狀”的企業使命,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產業帶動輻射作用,推行“五元賦能”產業扶貧模式,以產業鏈、產業園、基地、互聯網、金融等五大元素賦能貧困戶,并圍繞精準扶貧、教育扶貧等領域不斷發力,為幫助農民致富、激活農村經濟、促進農業轉型貢獻海大力量。海大集團已在廣西、貴州、湖南、湖北、河南、陜西等省份的多個國家級貧困縣布局現代農業項目共 34 個,累計已投入資金超過30 億元,創造了 5000 多個就業崗位,新增帶動 10 萬多戶農戶脫貧奔小康。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啟了加快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作為一家具備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海大集團積極響應國家關于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號召,秉承科技興農,改變中國農村現狀的企業使命,以幫助農民致富為根本。海大集團成立22年來,7000多名服務工程師一直奔走在塘頭欄舍,切實幫助農民科學養殖,踐行農牧龍頭企業的擔當及表率,發揮好產業優勢、科研優勢、服務優勢及產品優勢,持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與科研綜合實力,積極響應國家精準扶貧行動號召,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產業帶動輻射作用,推行五元賦能產業扶貧模式,以產業鏈、產業園、基地、互聯網、金融等五大元素賦能貧困戶,助力農民持續增收、農業提檔升級,在精準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等領域不斷發力,為幫助農民致富、激活農村經濟、促進農業轉型貢獻海大力量。

—、項目實施舉措與成效

(一)推行五元賦能產業扶貧模式

近年來,海大集團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產業帶動輻射作用,以產業鏈、產業園、基地、互聯網、金融等五大元素賦能貧困戶,形成一大鏈條、兩大抓手、兩大支撐的產業扶貧體系,助力農民持續增收、農業提檔升級,探索出一條造血式的產業扶貧新路徑。

1.“產業鏈+農戶:聚合產業能量,賦能農民發展

海大集團基于自身綜合優勢,以全產業鏈發展謀求廣泛帶動效應,整合上下游產業鏈上的養殖戶、合作伙伴,形成合作共同體,以產業鏈能量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共奔小康。

2.“產業園+農戶:面向產業未來,打造產業扶貧新平臺

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海大集團充分發揮現代農業領域的優勢,依托集團現有產業園(清新區桂花魚產業園、韶關生豬養殖產業園、番禺區海鷗島名優水產產業園),集中吸納貧困戶就業,集中傳授產業技能,打造面向農業行業未來的產業扶貧新平臺。

3.“基地+農戶:建立標準化基地,實現家門口脫貧

海大集團按照統一養殖規劃、統一技術服務、統一養殖規程、統一保價回收的總體要求,將產業扶貧基地建設在貧困戶家門口,按照全流程管理、全流程幫扶的模式,幫助貧困戶完整掌握養殖方法,實現收入穩定增長,從而實現家門口脫貧。

4.“互聯網+農戶:發揮科技優勢,實現優質服務

海大集團構建大數據體系,發揮物聯網技術優勢,打造產銷對接平臺,積極為扶貧農產品創造銷路。同時,利用互聯網優勢開展線上授課等,為貧困戶答疑解惑、助力生產,形成強勁的科技支撐。

5.“金融+農戶:提供多渠道支持,解決資金短缺痛點

海大集團近年來大力發展農業金融,通過建立農民合作社,提供小額貸款、保理、融資擔保等多類型金融服務產品,解決貧困戶資金短缺痛點,形成有力的金融支撐。

目前,海大集團已在廣西、貴州、湖南、湖北、河南、陜西等省份的多個國家級貧困縣布局現代農業項目共34個,累計已投入資金超過30億元,創造了5000多個就業崗位,新帶動了10萬多戶農戶脫貧。截至2019年底,海大集團已經成功帶動超過100萬名農民增收致富,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貢獻東西部協作民企力量,攜手農民脫貧奔小康

“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快構建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的長效政策機制,讓廣大農民都盡快富裕起來。作為生于東部沿海、心系祖國大地的農牧高科技企業集團,海大集團聚焦農牧主航道二十多年如一日,積極響應東西部協作國家戰略,勇挑龍頭企業使命擔當和責任,把技術、服務、人才、理念等方面的經驗和資源導入貴州、廣西、四川、云南、甘肅等西部貧困地區,近三年來累計帶動就業人數超5000人,工人月均工資超過4000元,實現貧困戶脫貧約2000戶,激活當地發展的內生動力,共同攜手當地農民脫貧奔小康,為東西部貧困地區產業幫扶助增收補短板貢獻民企力量。

1.扶貧扶志,提升造血能力

結合東西部協作廣州對口幫扶黔南州、都勻市的脫貧攻堅任務,海大集團積極響應產業扶貧號召,開展貴州省黔南州村企結對幫扶攜手奔小康行動,精準扶貧助力深度貧困村脫貧摘帽,努力打造廣州民企扶貧的援黔樣本。秉承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的重要精神。海大集團以產業扶貧的方式助力貧困地區實現造血功能,投資數億元在貴州黔南州都勻市平浪鎮羅雍村建立了占地面積近1000畝的種豬基地,并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扶志及扶智幫扶模式,對當地農民進行科學化、專業化培訓,為每個養殖戶配備一名技術人員上門服務,讓養殖戶掌握一技之長,全力帶動農民脫貧致富。作為廣州對口幫扶貴州省畢節市、黔南州的民營企業扶貧代表之一,海大集團積極投入到廣東幫扶貴州的扶貧戰略中,斥資15億元在都勻市、貴定縣、榕江縣、貴陽市等地市開展生豬養殖、飼料加工、磷化工廠等投資項目,最大限度地組織市場、技術、信息、資金、人力等優質資源,極大降低養殖發展風險。2019年貴州項目年產值約7億元,年納稅總額近1000萬元,帶動約1200戶農戶脫貧增收。其中,在都勻市投產的項目,截至2020年5月底實現生豬出欄2萬余頭,平均每戶養戶直接增加收益約27萬元,幫助貧困地區新農人開辟致富之路。

2.以黨建引領,推行龍頭企業+黨總支+合作社+農戶

海大集團在廣西貴港重點發展生豬養殖產業,重點區域圍繞廣西貴港市平南縣鎮隆鎮平隆村,總投資約7300多萬元,推行龍頭企業+黨總支+合作社+農戶模式,以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實現生豬年出欄40000頭的目標。此外,在廣西欽州市大直鎮,海大集團投資1.2億元再建5000頭母豬養殖基地,年出欄仔豬12萬頭,帶動就業約100人,其中,約三成員工為當地貧困戶,為他們提供了一份長久穩定的收入,讓生活得以改善?;剡\用現代科技力量,提升生產標準化、規?;?,在大力發展生產的同時,構建起和諧政企、社企關系,吸納地方勞動力,以安全、綠色環保為核心養殖理念,幫助貧困戶走科學發展的養豬之路,通過發展經濟改變家鄉面貌,不斷夯實脫貧攻堅的成果,為農民提供發家致富的載體,為地方產業脫貧提供持續動力。2019年當地每頭生豬收益約300元,平均為合作的村委(社區)集體經濟增收11.5萬元,帶動了貧困群眾增收、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3.引導返鄉務工,提升自我發展能力

為響應云南省政府建設現代新昆明的號召,海大集團于2011年起對口幫扶云南省昆明市宜良縣竹山鎮老馬地村和北古城鎮小薛營村、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鳳儀鎮樂和村,累計投資1.5億元組建大型的現代化飼料生產及經營企業,通過公司+農戶的產業帶動扶貧模式,吸引了大批城市務工人員回鄉創業,為貧困鄉村留住了本土人才,給貧困地區賦予了自我發展的能力。該企業于20127月正式投產,目前已成為云南省規模較大、科技含量較高的大型現代農牧企業,2019年納稅總額為155萬元,直接帶動當地就業150人,帶動當地89戶農戶脫貧增收,為當地探索出一條可落地、可持續的產業扶貧之路,以優質產品和服務幫助貧困地區實現產業新發展。

4.培育核心技術,讓棄耕鹽堿地重煥生機

在甘肅省景泰縣沙沃鎮白墩子村,原來白花花的棄耕鹽堿地,現在成功變為波光瀲滟的魚塘,鹽堿地變廢為寶,不僅改良了鹽堿地的土質,還挖掘出其經濟價值,海大集團在當地成立水產養殖公司,幫助當地農民在鹽堿地上搞水產養殖,養殖基地建有包括兩個種苗繁育場、一個漁業中心、一個產業示范區在內的四個園區。截至2019年底,基地培養出專家級人才十余名,免費培育當地養殖戶累計近1000小時,培養超過200戶農戶掌握了在鹽堿地搞養殖的核心技術,預計未來三年可再輸送養殖專家超過500人,大力推動了鹽堿地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為精準扶貧、建設美麗鄉村提供了新的發展引擎。

5.扎根鄉村,提供全產業鏈服務

2005年,海大集團投資6000多萬元,在四川成都新津區永商鎮烽火村成立了綜合性飼料公司,直接帶動當地就業200多人,帶動85戶農戶實現脫貧增收,并大幅提高了農戶的養殖水平,打造了鄉村振興的產業強鎮。該公司常年配備10余名水產及畜禽方面的服務工程師,為當地約300戶養殖戶提供養殖模式、疾病防治、環境改善、成品銷售渠道、金融服務等全方位的支持,大幅提高了農戶的養殖水平與盈利能力。在2019年非洲豬瘟疫情期間,該公司提出金豬保衛”“金豬復養等行動,為廣大農戶提供非洲豬瘟檢測、防治等服務,助力農戶走出困境、恢復生產。與廣東羅定、韶關等地市政府簽訂生豬穩定保供和產業升級協議,各基地生豬養殖規模均超過400萬頭,養殖場直接吸收當地農民進場養殖,打破技術封鎖,讓農民掌握科學養殖的關鍵技術,帶動120戶農戶脫貧增收,并讓生豬養殖行業走出低谷,拉動粵西地區經濟發展,確保了粵港澳大灣區安全食品的可持續供應,為全民奔小康、改善民生褔祉貢獻了海大力量。

6.打造特色產業園,帶動農業品牌化、規?;?、專業化轉型

為了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發揮聯農帶農作用,近年來,海大集團積極參與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工作,在清遠市清新區山塘鎮低地村成功打造了清新桂花魚產業園。產業園以實現桂花魚的全產業鏈發展為主要目的,突出良種繁育、標準化養殖、加工流通、品牌營銷和技術創新的發展內涵,做強主導產業,提升關聯及配套產業,逐步成為引領全國桂花魚產業發展的提升拓展區、華南地區水產綠色養殖的新標桿、廣東全省鄉村振興和農業強縣樣板區,年總產值達16億元,直接帶動從業人員3000人,帶動965戶農戶脫貧增收,具有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同時,公司在清遠全力打造“中國桂花魚之鄉,推動農業向品牌化、規?;?、專業化升級。此外,從2018年起,海大集團在清遠英德石灰鋪鎮下藍村、石轱塘鎮八寶村、西牛鎮西聯村等近30個村,以公司+家庭農場的家禽養殖模式,成功帶動超過200戶農戶脫貧增收。公司建設規?;酿B殖基地,進行標準化雞舍和標準化小區的改造,并采取全封閉式管理,服務工程師全程現場指導,大幅提高農戶的養殖水平。公司按照合同規定價格回收成雞,農民不用再擔心銷路問題,創新了更為穩健的產業幫扶方式。

(三)教育扶貧,培育百萬新型職業農民,孵化鄉村振興帶頭人

產業發展、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黨的十九大描繪了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強化鄉村振興的人才支撐。在開展脫貧攻堅的戰略背景下,加快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確保2020年實現六穩”“六保具有重要意義。

海大集團積極響應鄉村振興的國家戰略,為破解當代養殖業缺優質種苗、缺技術、缺人才、缺資金的窘況,幫助農民致富、實現鄉村振興,海大集團將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作為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在2020年6月啟動了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十百千萬工程。未來將利用五年時間,建設十大新型農業產業園,打造百個鄉村振興產業強鎮,建立千個鄉村振興技術服務站,培養萬名鄉村振興服務工程師,孵化萬名鄉村振興產業帶頭人,最終實現培育百萬名新型職業農民,讓更多的農民學有所教、學有所成、學有所用,保障農民持續增產增收,為激活農村經濟、助力農業現代化提供海大方案、分享海大智慧、貢獻海大力量。

(四)社會捐贈,奔赴精準扶貧前線,反哺社會筑夢未來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公司成立20多年間,海大集團從一家作坊式工廠發展成為一家分(子)公司遍布全球的高科技農牧企業,這離不開各級政府及社會公眾的大力支持。作為一家具備高度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海大集團持續關注社會困難人群,各類公益慈善捐贈總額近2億元,支持國家教育、醫療、交通等事業的發展,齊心推動公益慈善事業,共同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海大集團積極響應廣州市工商聯扶貧倡議,在2020年廣東扶貧濟困日現場認捐1000萬元定向用于廣州市對口幫扶貴州省畢節市151個未出列貧困村、梅州市9個未出列貧困村;貴州省畢節市39個廣州市工商聯結對幫扶貧困村及其他廣州市對口幫扶地區等,助力廣州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飲水思源,不忘初心。在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大會暨廣州市系列慶?;顒又?,海大集團作為本次系列活動的重要承辦方,主動提出開展千豬送千村行動,向廣州市轄區的所有行政村,也就是1144個行政村,送上1144頭豬,共計金額近600萬元,用于慰問低保低收入對象、特困人員、留守老人、孤寡老人、困境兒童、重度殘疾人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廣州市成功實現所有貧困村脫貧摘帽,但在農村地區仍然存在各類原因產生的困難村民和弱勢群體,在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喜慶時刻,海大集團希望通過開展千豬送千村行動,為這些困難村民送上溫暖與祝福,一同分享豐收帶來的喜悅,為助力實現鄉村振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綿薄之力。同時,也向因非洲豬瘟重創的生豬養殖行業,傳遞全力穩定菜籃子工程、引領養戶走出困境、重建行業繁榮的信心和決心。

、經驗模式總結

(一)以旗幟為引領,緊跟黨和政府號召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海大集團堅持精準扶貧,利用五元賦能產業扶貧模式建立穩定脫貧機制,大力推進產業扶貧,著力構建大扶貧工作格局,堅持就業優先、創業富民,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為幫助農民致富、激活農村經濟、促進農業轉型貢獻海大智慧與海大力量。

(二)以模式為先導,探索造血扶貧新路徑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既要重結果,也要重過程,更要重機制。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關鍵要注重扶貧協作的思路與辦法,變傳統的輸血模式為造血模式,要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在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過程中努力打通思想意識、產業發展和人才交流中的堵點,實現觀念互通、產業互補、技術互學、共同發展。為更好投身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戰略,海大集團在產業幫扶上不斷探索,以海大獨特的五元賦能產業扶貧模式,運用產業鏈、產業園、基地、互聯網、金融等五大元素賦能貧困戶,重點選擇具備一定資源但基礎薄弱的貧困地區,提供可造血式幫扶。這一模式是農牧行業企業在扶貧模式上的一次創新實踐。

(三)以產業為重點,揚企業扶貧之所長

脫貧攻堅關鍵是要抓住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把產業扶貧當成重頭戲,當成脫貧的主動脈。海大集團作為農牧行業的領軍企業,在資金、人力、技術、服務等方面具有天然優勢。集團將扶貧與企業優勢相結合,從產業入手,打開了海大扶貧的廣闊天地,也為廣大貧困戶擺脫貧困提供了優勢條件。

(四)以行動為號令,積極奮戰在脫貧第一線

在脫貧攻堅戰場上,海大人軍令如山、令出必行。在廣西的大山深處,海大人幫助帶動就業約100人,為他們提供了一份長久穩定的收入,讓生活得以改善;在廣東清遠,海大人直接帶動從業人員3000人,帶動了965戶農戶脫貧增收,年總產值達16億元;海大人的扶貧足跡遍及貴州、廣西、四川、云南、甘肅等省份,以一個個鮮活的鄉村振興故事,為山區貧困農民鋪設致富之路。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