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鏈整合組團扶貧:益海嘉里深耕產業精準脫貧模式

2017 年起,益海嘉里開始全面深度參與國家級貧困縣蔚縣的精準脫貧工作,探索可復制、可持續的市場化精準脫貧模式。立足蔚縣綠色優質的谷子產業,與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探索建立了以“訂單種植、盈利反哺、品牌營銷、全鏈整合”為特色的蔚縣產業精準脫貧模。2018 年,益海嘉里結合鄉村振興戰略,以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等項目為基礎,縣企合作啟動美麗鄉村建設規劃,長久、持續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

在習近平總書記發出全面脫貧攻堅奔小康的號召后,益海嘉里集團董事長郭孔豐先生表示,中國的貧困地區雖然落后,但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特色的農副產品,是生產綠色優質糧油食品很好的原料,只是由于信息不通、交通不暢、種植分散,這些好產品很難賣上好價錢。益海嘉里這樣的規?;Z油企業集團,理應響應總書記的號召,發揮自身的優勢為國家的脫貧多做些有益的事情??偨浝韨円嗳タ疾熵毨У貐^,幫助這些貧困地區解決產銷對接的難題,幫助貧困農民增收脫貧。

益海嘉里集團在考察蔚縣后提出,完成全面脫貧任務,單純依靠政府, 不僅會讓財政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且見效也比較慢,需要全社會的積極參與,必須盡快做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馬上傾集團之力,把集團品牌、營銷資源與蔚縣的小米等農產品資源全面對接,同時必須動員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同參與;二是盡快摸索方法、總結經驗,形成一種可推廣、可復制的產業脫貧模式,吸引各行各業更多有社會責任的企業各自發揮所長,集社會之力帶動蔚縣相關產業同步發展,只有這樣,蔚縣才能全面實現真脫貧、脫真貧。

—、項目實施舉措與成效

2017 年 3 月,益海嘉里集團成立了蔚縣精準脫貧工作領導小組。當年益海嘉里在蔚縣縣委、縣政府及當地龍頭企業的協助下簽訂了第一批實驗性訂單,覆蓋 13 個村、635 戶,總計 5610 畝(未包括果莊子等村)。截至2017 年底,首批試驗性訂單谷子收購工作全部完成,共計收購谷子 1502 噸,收購均價 4872 元 / 噸,每噸高于市場價 1013 元。從 2017 年試驗效果來看, 小米產業扶貧項目可實現種植戶戶均增收 2395 元,效果顯著。2017 年,益海嘉里向蔚縣貧困戶定向返還資金 11.25 萬元。2018 年,益海嘉里利用小米利潤 60 余萬元資助果莊子村建設文化廣場、村民衛生所、村民活動室、閱覽室和浴室等公共設施,改善人居環境。

在 2017 年試驗訂單的基礎上,益海嘉里從 2018 年起逐年擴大小米訂單種植規模,讓更多的蔚縣小米種植戶種糧有奔頭、增收有保障,共同分享小米產業發展成果。為了把蔚縣小米產業脫貧做實做強,2018 年益海嘉里在蔚縣投資建成萬噸級小米加工廠,幫助蔚縣政府將貢米產業打造成特色扶貧產業,形成小米生產基地種植、合作社組織收購、金龍魚品牌銷售等環節的產業鏈,輻射帶動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除了小米,益海嘉里還把自身產線優勢與蔚縣蕎麥、雜糧等地方特色農產品優勢全面對接,逐步調整優化蔚縣農業種植結構,多渠道、多產線惠及蔚縣農業。2019 年與5 個種植合作社簽訂合同,訂單種植面積達 1.8 萬畝,覆蓋種植農戶 600余戶,其中 80% 為貧困戶。2020 年,益海嘉里將繼續擴大訂單種植面積, 已與 7 家小米種植合作社簽訂近 30000 畝谷子種植訂單,覆蓋 13 個鄉鎮、81 個村,幫助更多農民增收致富。在益海嘉里等愛心企業的幫扶下,通過蔚縣民眾的不懈努力,2020 2 29 日河北省政府正式宣布蔚縣脫貧摘帽。

(一)產業扶貧,為精準脫貧提供有力支撐

蔚縣是環首都貧困帶和燕山太行山特困片區的雙重點縣,現有貧困村182 個,貧困人口 25562 戶 42759 人,貧困面積大,脫貧任務重。蔚縣小米是中國傳統的四大貢米之一,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是中國地理標志產品。目前,蔚縣貢米種植面積 15000 畝,其中有機基地 4500 畝;現有65 家貢米收購經營企業,具備一定規?;a、經營的條件。

益海嘉里蔚縣精準脫貧項目源自 2012 年起益海嘉里員工在蔚縣的義務植樹活動。在這個過程中,集團員工了解到蔚縣貧困情況,通過捐款捐物幫扶貧困家庭及困難學生。2015 年起,員工開始溢價收購果莊子村貧困學生家庭的谷子,委托加工成小米銷售,并利潤反哺當地,用于支持貧困戶提高生活質量,嘗試變輸血造血,立足當地資源解決貧困問題。2017 年,集團正式發起小米產業精準脫貧項目,利用集團品牌、營銷、管理等優勢助力蔚縣產業脫貧。這是益海嘉里集團首次有規劃、成系統地深度參與貧困縣產業脫貧攻堅工作,也是外資和華僑企業群體中參與產業精準脫貧的先行者。

益海嘉里蔚縣產業精準脫貧項目采用的模式是訂單種植、全鏈整合、品牌賦能、盈利反哺。

1.訂單種植

在政府協助下,當地龍頭企業和谷子種植專業合作社組織貧困戶訂單化種植綠色優質的谷子。公司溢價收購訂單谷子,并按照嚴格的質量標準,委托當地小米加工龍頭企業加工成金龍魚·愛心桃花品牌小米。借助金龍魚品牌的號召力和集團強大的營銷渠道,讓蔚縣小米進入千家萬戶,并實現增值。銷售所得利潤全部返還當地用于扶貧開發,與政府共同改善貧困村鎮生產生活條件,完善基礎設施,定向幫扶特困家庭。

2.全鏈整合

產業鏈上下游共同參與,奠定模式運行基礎。益海嘉里以小米加工為核心,把上游谷子訂單戶和集團電商、經銷商及渠道客戶串聯起來,整合全產業鏈資源共同參與,克服了過去單純給錢給物、發展種養業等做法的缺陷, 既管產又管銷,打造產業扶貧模式的升級版。

組團式扶貧,發揮行業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是益海嘉里蔚縣扶貧項目的一個重要創新,在實際操作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京東、華聯超市、沃爾瑪等銷售方作為該項目的參與者,主動減免愛心小米在其系統中的各種渠道費用,使更多的資金可用于蔚縣脫貧事業。在益海嘉里的示范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愛心企業開始關注并參與蔚縣精準脫貧工作,為蔚縣脫貧事業貢獻力量。

3.品牌賦能

通過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培養內生脫貧動力,增強產業造血能力。益海嘉里通過金龍魚”“?;?span>”“香滿園等著名品牌為蔚縣貢米賦能,精心打造金龍魚·愛心桃花品牌小米,為優質小米插上品牌翅膀,讓蔚縣小米實現溢價增值。未來集團還會與當地政府、合作社共同打造蔚州貢米的區域品牌,并制定標準,提高貧困地區的內生脫貧動力,這種模式更符合市場規律,更具有可持續性。

4.盈利反哺

把小米利潤全部用于蔚縣的脫貧事業,讓脫貧資金擁有源頭活水,實現良性循環。益海嘉里把小米銷售純利潤以專項資金的形式全部投入蔚縣的脫貧事業,形成閉環,首尾相銜,互相促進,實現良性循環。

(二)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播

益海嘉里認為,扶貧必須與扶智、扶志相結合。提供良好的教育機會是斬斷貧困代際傳播最有效、最可行、最根本的途徑。盡管教育扶貧的效果需要較長的時間周期才能體現,但這能夠幫助貧困家庭實現穩定脫貧。

為此,益海嘉里借鑒此前在全國開展扶貧助學活動的成功經驗,在蔚縣開展以下教育扶貧工作。

1.愛心小米定向幫扶

每銷售一袋金龍魚愛心桃花小米即提取一元錢捐贈給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定向用于幫扶蔚縣發展兒童少年教育成長項目。

2015 年起,益海嘉里員工自發組織一對一幫扶蔚縣果莊子村完小學生 26 人,資助金額 8 萬多元。2016~2017 年為了激勵孩子更加刻苦學習以及老師更好的教學,獎勵優秀學生和老師金額近 2 萬元。2017 3 月,集團決定承擔果莊子村完小 60 名貧困家庭兒童從小學到大學的全部費用,使該村 42 戶貧困戶實現就學零負擔。同時,益海嘉里集團及郭孔豐先生個人捐資 50 多萬元,積極幫助果莊子村完小改善辦學條件。2017 11 月, 益海嘉里與中國兒基會達成定向捐贈協議,為更多蔚縣貧困家庭兒童的就學幫扶活動提供機制保障。

2.改善當地教育條件,建設助學中心

2019 年 9 月 8 日,益海嘉里與蔚縣政府合作,捐資 4500 萬元在扶貧搬遷人口聚居區建設的一所六軌制、1600 名學生規模的高標準的公益小學—— 蔚縣益海小學正式投入使用,現有 14 個教學班,緩解了當地教育資源匱乏問題,持續資助支持當地貧困村鎮中小學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2019 11 月,與之配套的蔚縣益海助學中心啟用,可容納 100 多名孤兒的助學中心,可讓孤兒得到家庭般的全方位關心照顧,健康成長,以完整人格融入社會。

(三)著眼長遠,不斷豐富完善精準脫貧模式

在小米產業扶貧和教育扶貧項目的基礎上,益海嘉里不斷豐富和完善蔚縣精準脫貧模式。

1.扶貧先扶志,開展就業幫扶

扶貧先扶志,不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群形成等靠要的思想。為了讓適齡青年擁有一技之長,提高就業能力,益海嘉里面向蔚縣本地為小米加工廠招錄員工,并持續提升員工專業能力;從當地高中、中專畢業的貧困家庭待業青年中選拔可塑之才,由益海嘉里集團資助到揚州旅游商校金龍魚烹飪班接受國內頂級餐飲大師的培訓,使其擁有一技之長自食其力; 與蔚縣職教中心合作委培專業技工,定向委培定點實習,培訓合格后為其在京津冀區域集團工廠安排就業。益海嘉里希望通過這些努力,達到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效果。

2.打造田園綜合體,建設美麗鄉村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益海嘉里集團董事長郭孔豐認為,蔚縣要全面實現真脫貧、脫真貧的目標,僅依靠小米產業是不夠的,應該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綱領,與政府攜手建設美麗鄉村,讓蔚縣農民更富,讓蔚縣農業更強,讓蔚縣鄉村更美。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蔚縣不僅有綠色優質的農產品,還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自然景觀。益海嘉里計劃與蔚縣政府及文旅行業龍頭企業攜手,共同打造田園綜合體項目,吸引周邊省份短途游客周末到蔚縣體驗田園風光和歷史文化。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持續地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3.推進三產融合,發展訂單農業

除了蔚縣,益海嘉里還積極挖掘其他貧困地區的特色農業資源,助力農民脫貧。益海嘉里每年投入 30 多億元資金,從 80 多個國家級貧困縣收購農產品近 100 萬噸,并通過訂單農業等三產融合機制讓農民享受到加工增值的收益,帶動貧困人口脫貧。2018 年,益海嘉里在興安盟合資建立集團首家制糖企業——內蒙古荷豐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展甜菜產業,帶動當地脫貧減貧。在黑龍江五常、遼寧盤錦等 29 處優質大米產區建立生態種植基地,與農戶簽訂種植訂單,提升了水稻的品質,讓農戶增收增產。在山東,益海嘉里(兗州)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建立了原料生產基地,推廣種植優質小麥 46 萬畝,通過公司 + 合作社(協會)+ 農戶(農場)”的訂單農業運營模式,讓農民降本增效。

益海嘉里的蔚縣產業精準脫貧模式可推廣、可復制,充分踐行前端惠農、后端惠民,不僅助力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共同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也有積極作用。

、經驗模式總結

益海嘉里蔚縣產業精準脫貧模式破解了貧困縣產業扶貧難題,確保了農戶通過生產實現增收脫貧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該項目對于企業參與產業精準扶貧具有以下可借鑒經驗。

(一)落實產業扶貧,動員多方力量

產業扶貧需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參與,蔚縣產業精準脫貧模式發揮了企業在資金、技術、品牌、市場等方面的優勢,政府也找準了定位且積極提供幫助,贏得了企業的信任,使合作之路越走越寬。

(二)因地制宜發展產業,遵循市場規律

產業扶貧須因地制宜,遵循市場規律,蔚縣將小米作為特色產業支點, 充分考慮了貧困人口現狀、認知接受能力和產業適應性,讓扶貧產業可操作、易推廣、能受益。

(三)善于創新,打造全鏈整合的組團式扶貧

產業扶貧要善于創新,全鏈整合的組團式扶貧應發揮行業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參與,這是益海嘉里蔚縣扶貧項目的重要創新,在實際操作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