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根造血:以黨建引領貢獻榮盛力量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水者懷其源?!睒s盛發展始終堅持黨對扶貧工作的全面領導,積極響應政府脫貧攻堅號召,深入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充分發揮自身產業、資金等優勢,以黨建帶動扶貧攻堅,將環境生態與人文生態有機結合,開辟了一條可復制的扶貧新道路,提升脫貧內生動力。不僅如此,榮盛還從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扶志扶貧、生態扶貧等多方面帶動貧困地區連片開發,開展了大量扶貧及公益工作,探索“強根造血式”扶貧新模式,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僅 2019 年,榮盛發展就投入精準扶貧資金近 2 億元,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榮盛力量”。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戰的達標之年。
黨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由“建設”到“建成”,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是發展目標的鎖定??梢哉f,反貧困關乎國家發展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為重要的一環,只有解決了貧困問題,才能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黨的十九大把精準脫貧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作為社會扶貧的生力軍,民營企業更要堅持黨對扶貧工作的領導,認真踐行新時代黨的要求,發揮模范帶頭作用。
在榮盛發展建立之初,軍人出身的耿建明就立下了實業報國的雄心壯志,將“創造財富、服務社會、培育人才、報效國家”確立為企業宗旨,充分發揮自身產業、資金等優勢,主動承擔新時代賦予的社會責任。
據年報顯示,2019年榮盛發展共投入精準扶貧資金18531.44萬元,幫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數540人,其中產業發展脫貧項目16個,產業發展脫貧項目投入資金7482.96萬元,改善貧困地區教育資源投入金額7685.44萬元。
2020年上半年,榮盛發展在做好各項生產經營的同時,積極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付出了多方的努力,取得了積極的成果。根據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榮盛發展共投入精準扶貧資金17385.58萬元,其中產業脫貧項目18個,產業發展脫貧項目投入資金15085.52萬元。
站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這樣一個關鍵時間節點上,回首榮盛發展步伐,榮盛發展利用自身的多元產業優勢,本著“造血”與“輸血”同步、治本與治標并舉的原則,以黨建帶動扶貧攻堅,將環境生態與人文生態有機結合,開辟了一條可復制的扶貧新道路,不斷提升脫貧內生動力。
—、項目實施舉措與成效
榮盛發展始終以產業報國的理念積極參與扶貧工作,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成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將扶貧、脫貧工作作為公司發展要務。
參與精準扶貧工作以來,榮盛發展從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扶志扶貧、生態扶貧等多方面帶動貧困地區連片開發,探索出“強根造血式”扶貧新模式,直接拉動當地GDP增長,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尋找出產業發展和社會責任實踐互為促進的新路徑。
近年來,在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河北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的組織引導下,榮盛發展積極參與“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工作,尤其在河北省內,廣布扶貧項目,不斷探索適應各地實際情況的扶貧模式。
2019年6月22日,榮盛發展榮獲河北省“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產業扶貧獎,10月17日,榮獲“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稱號。
(一)精準扶貧:深耕細作,變“輸血”為“造血”
“要做到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出重要指示,精準扶貧是扶貧開發工作中必須堅持的重點工作。
近年來,榮盛發展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通過政企合作、定向幫扶、“旅游+民宿”、提供就業崗位等多種扶貧方式,堅持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變“輸血”為“造血”,助力精準扶貧,幫助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1.政企合作,在打造“一地生三金”扶貧模式
河北省工商聯、榮盛發展“千企幫千村”的對口扶貧村——張家口陽原縣東白馬營村,有著典型的山區地質,土壤貧瘠、沙石細碎,是國家級貧困村??皯n的不只是物質層面的匱乏,因為缺乏有效的生態環保手段,也沒有成型的產業支撐,在生態逐漸惡化、生活環境日益糟糕的現實中,東白馬營村的村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只能平靜地接受貧窮,尋不到改善的希望。
2019年,由河北省工商聯、中冀扶貧基金會以及榮盛發展共同組建的扶貧工作組到東白馬營村援建扶貧,通過租賃村民土地、引入畜牧產業、雇傭村里勞力等多管齊下的方式進行扶貧,榮盛發展派了專人駐村進行幫扶。
自扶貧項目開工以來,榮盛發展發揮建設優勢,僅用3個月時間就建成1萬余平方米的現代化絨山羊養殖場,全村先后有16名村民打工掙得薪金。養殖場存欄絨山羊2000余只,首次剪羊絨4317斤,收益覆蓋了村集體、合作社和全體村民,形成“村集體增收、合作社發展、企業壯大、農戶富裕”的運營機制,將精準扶貧落到實處,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
在河北省工商聯的領導下,東白馬營因地制宜打造出“一地生三金”的產業扶貧模式,有了穩定的租賃收益、畜牧產業的分紅以及勞動收入這“三金”,即使失去勞動力的村民,每年也有了固定的收入來源,這為村民帶來了希望。
為了能讓村民在精神層面得以“脫貧”,榮盛發展將黨的建設融入扶貧工作,與東白馬營村結對共建,通過宣傳黨的領導、夯實黨建基礎,推動脫貧攻堅穩步推進,使村支部切實起到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同時榮盛發展還參與當地改善生活環境、促進精神文明的工作中。在政府主導的新村建設中,榮盛發展通過修建護坡、排水渠,在硬化路面以外鋪設滲水磚,種植草坪的方式綠化美化新村。
2.“旅游+民宿”,推動旅游產業提檔升級
位于石家莊平山縣的李家莊,是中央統戰部舊址所在地,但因耕地較少、土地貧瘠而陷于長期貧困。2016年,榮盛發展走進了西柏坡,在李家莊村開啟了改造當地農家院的步伐。
榮盛發展與平山縣政府簽訂李家莊特色小鎮旅游開發項目合作協議,無償投入1500萬元,完成了中央統戰部舊址幫扶改造項目,并依托當地紅色旅游資源和水庫景觀資源,結合精準扶貧,推動當地旅游產業提檔升級。
谷永設、閆俊平夫婦曾經是李家莊村有名的貧困戶,也是榮盛發展產業扶貧的真正受益人。谷永設身有殘疾干不了農活,還要拉扯三個孩子,家里的主要收入來自地里的莊稼。然而李家莊屬于山區,村里的耕地大多遍布在山上,不便于澆灌,只能種一些耐旱的農作物,收入很低,為了多掙點零花錢,夫妻倆只能去水庫里捕撈點小魚小蝦,賣了貼補家用。
2016年,榮盛發展入駐李家莊,首先開啟十戶樣板客棧的改造工程,即把村里農戶的房屋租過來改裝成客棧后對外營業,向農戶支付房租,同時把原有的業主返聘回來,作為客棧的員工,再支付一筆工資,這是一個顯而易見的村民可以得實惠的項目。
從2015年到2018年,平山縣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增加了30.77%,而李家莊村民人均收入增加了280.59%,翻了兩番。2018年“十一”前夕,平山縣成功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
2018年10月,李家莊旅游開發項目被列入石家莊十大旅游投資項目。高檔旅游業態落地山村,不僅徹底改變了山村面貌,也激發了村民的致富熱情,使村民生活觀念、經營理念、精神風貌都有了很大改觀,生活水平、生活方式都在向城市轉變。
近兩年,結合野三坡、李家莊村經濟發展的經驗,榮盛發展逐漸探索出一條“旅游+民宿”的產業扶貧新模式,并在河北承德興隆縣青松嶺等多地復制,促進就業扶貧與產業扶貧相結合,助力當地人民脫貧致富。
(二)產業扶貧:因地制宜,助推脫貧攻堅
當前是全國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刻,所剩貧困人口多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帶領這些人脫貧,更需要“啃硬骨頭”的精神和付出。榮盛發展在參與產業扶貧導入社會資本的過程中,依托自身的優勢資源及建設運營經驗,因地制宜,將扶貧工作建立在產業協同的基礎上。
榮盛發展積極探索“旅游+民宿”“旅游+文化”的產業扶貧新模式,通過旅游產業精準扶貧,不僅打造一個個扶貧項目范本,還在開發中將環境生態與人文生態有機結合,尋找出一條文化與旅游相得益彰的產業發展新途徑。
1.承辦旅發大會,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榮盛發展結合自身的發展戰略,在河北多地進行文化旅游投資,特別是對河北承德、邢臺、野三坡、張家口等邊遠山區的有效投入和開發,直接拉動當地產業升級,幫助旅游資源富集的貧困地區挖掘文化內涵,打造片區特色,實現從“景點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轉變。
2016年9月23日,首屆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以下簡稱“旅發大會”)在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舉行。作為首屆旅發大會的舉辦地,淶水縣位于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毗鄰首都的貧困縣,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旅游區、國家森林公園等豐富的旅游資源。
2015年10月14日,榮盛與淶水縣政府就合作建設野三坡景區順利簽約。榮盛發展在現有百里峽、魚骨洞等景區的基礎上,結合野三坡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打造成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養老養生、體育健身、度假旅宿等功能為一體的國內外獨具特色的著名綜合型景區和京津冀一體化下的優質旅游平臺,也為順利承接河北省第一屆旅發大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短短三年的時間,榮盛發展在野三坡區域的投資已達26億元,解決就業崗位1000余個。項目所在地趙各莊、計鹿兩村,僅用1年時間人均年收入就增加了數萬元,實實在在地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解決了當地就業問題,也為野三坡地區文化傳播和產業扶貧做出了貢獻。
2017年9月26日,首屆承德市旅游發展大會在興隆縣召開。榮盛青松嶺阿爾卡迪亞國際度假酒店作為承德市首屆旅游發展大會興隆分會場舉辦地,助力興隆縣旅游產業發展。榮盛青松嶺酒店從立項初期就開始在興隆縣組織了近十場專題招聘工作,其間共招聘來自當地農村勞動力209人,不僅在產業扶貧方面助力興隆縣脫貧摘帽,更為當地村民提供百余個就業崗位。
不止野三坡和青松嶺,榮盛發展還承辦過邢臺、張家口、石家莊等旅發大會,可以說,每一次接待旅發大會都是榮盛發展以產業開發帶動河北區域脫貧、經濟發展的契機,因此榮盛康旅也獲得了政府和社會機構的認可,榮膺“2018河北省旅發大會特別貢獻單位”和“2018河北十大對外交流優秀案例”兩項殊榮。
2.招商引資,助力貧困地區發展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面積為13.68平方公里,雖毗鄰北京,卻面臨著沒有支柱產業、靠山吃山的困局。
2016年,在深入了解區域產業基礎、產業規劃以及北京外溢產業特點等后,榮盛發展與興隆縣人民政府進行戰略合作,成立興隆產業園,將產業定位調整為更加適合興隆發展的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和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并成功將韓企愛科思、三只松鼠等IP企業引入。
榮盛發展在河北興隆經濟開發區內打造產業新城,不僅初步形成汽車產業聚集的小生態,激活區域經濟發展潛力,助力貧困地區發展,更利用興隆山楂、板栗等特色農產品的產地優勢,充分發揮興隆地區的經濟特色,發展相關食品深加工。
不僅如此,榮盛發展還結合自身發展平臺,提升產品附加值,同時加強農副產品的物流基地建設,推動相關產品銷售,得到當地政府和社會一致好評。
3.延長產業鏈,開辟銷售新渠道
在產業扶貧工作中,榮盛發展采用“政府+企業+貧困戶”利益連接機制,與貧困村簽訂集中采購協議,通過解決貧困戶就業、收購代銷農副產品等模式,有效幫助當地土特產開辟全新增收渠道,轉銷全國。
榮盛發展旗下酒店結合布局研發出“四歸四養”產品體系,挖掘不同地域文化特產,并通過“盛行天下”App平臺,銷售來自保定野三坡、唐山遷西、張家口蔚縣、河南云臺山等多個貧困地區的超過20種特色農產品,打通扶貧產品網上銷售渠道。
截至2019年末,盛行天下App平臺共計銷售扶貧商品2000余單,累計交易金額23萬余元,切實發揮了民營企業助農的扶貧作用。
(三)教育扶貧:供給優質教育資源,提升教育品質
隨著我國脫貧攻堅戰打響,教育幫扶在解決脫貧問題、提高脫貧效率和質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扶貧的重要內容和形式,也是推進社會公平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途徑。榮盛發展董事長耿建明表示,“一個國家和民族想要真正站立起來,成為世界大國,必須要有人才,有人才必須要靠教育”。
近年來,榮盛發展在教育扶貧領域持續發力,成為民營企業中的佼佼者。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榮盛發展承建、共建、捐建校舍面積逾20.7萬平方米,用于教育捐款數逾10億元,還多次為當地的教育機構捐款捐物,為當地教育能力的提升助力添彩。
1.公益校舍:教育扶智,回饋社會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生7.0級地震,牽動了億萬國人心。榮盛發展以最快的速度聯系上了雅安教育局,請求參加受災學校的援建工作。
經過多次考察,榮盛發展與雅安教育局確定援建學校為雨城區嚴橋鎮的新和小學,援建內容包括原址重建教學樓1020平方米,并進行道路、圍墻、校門、運動場、綠化等附屬設施建設,按教育部標準配置購置設備儀器932臺(套/件),建成一所較標準的農村完全小學。項目2013年8月開工,2014年6月完工,2014年秋季開學投入使用,建成之后,更名為榮盛小學。為提高教育扶貧成效,榮盛發展一直有針對性地供給優質教育資源。
2013年10月,榮盛發展出資50萬元,資助河北廊坊市第二十五小學(后更名榮盛小學),資助資金用于提高在校教職員工福利待遇,改善教育硬件設施,提高教學質量;2014年9月,榮盛發展向濟南慈善總會北全福救助站捐贈170萬元,用于捐資助學,助力學校建設及維修;2016年1月,榮盛發展湖南公司與長沙縣人民政府簽署了《花語城合作辦學贊助協議》。榮盛發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教育扶貧舉措,為學生個體成長和發展提供了適宜的平臺和廣闊的空間。
2.教育捐贈:改善教育環境,資助貧困學生
2018年,南京市六合區慈善協會——榮盛慈善基金正式成立。榮盛慈善基金在5年時間內為六合區人民政府捐獻5000萬元,對六合區內困難群眾開展醫療救助、助學、支出型貧困救助及定向扶貧。該基金運作以來,為3179名低保、五保、低保邊緣戶、大重病患者發放助醫款,為574名低保、低保邊緣戶考取本科、??频男律l放助學金。
“慈善事業從來不是一天就能做成的,唯有政府、企業、社會各界持之以恒的關注與努力,方能使慈善活動與國家保障救助制度互補銜接、形成合力,從而助力打贏扶貧攻堅戰。”榮盛發展董事長耿建明在六合榮盛慈善基金續簽儀式上表示。
高質量的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和提升貧困群眾造血能力的重要抓手,優質的教育承載著貧困家庭的小康夢。榮盛在南京六合區、廊坊等多地設立教育基金,用于改善教育環境,資助困難學生,捐贈教育基金已超1.5億元。
隨著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榮盛發展在教育捐贈領域的支持力度也越來越大。如2018年5月,榮盛發展宣布每年向河北廊坊市慈善總會捐贈1000萬元,連續五年,共計5000萬元,用于扶貧助學計劃。
二、經驗模式總結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一年,榮盛發展始終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一項重大任務抓緊抓實,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以及河北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結合公司發展實際,積極采取強有力的工作措施,穩步推進各項脫貧攻堅工作,挖掘出行之有效、可復制的扶貧模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榮盛力量”。
(一)高站位、強落實,統籌兼顧踐行企業宗旨
榮盛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成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將扶貧、脫貧工作作為公司發展要務來抓。同時,榮盛發展抽調部分骨干人員專職協助駐村工作隊、扶貧基金會開展扶貧工作。
(二)廣布局、精耕耘,全域旅游下的企業扶貧新思路
作為在河北省成長起來的企業,榮盛發展在河北多地進行文化旅游投資,借勢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充分結合特色旅游區域文化內涵,打造片區特色,實現從“景點旅游”到“全域旅游”的升華,打造綠色GDP。截至2018年底,榮盛發展在河北全域用于旅游生態建設的總投資已超100億元,帶動15000余人就業,促進地區經濟發展,走出一條可持續、可推廣、可復制的消費扶貧新道路。
(三)做實事、勇擔當,積極扶貧履行社會責任
榮盛發展積極響應河北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號召,切實履行社會責任,投身“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事業,秉持“服務社會、報效國家”的企業宗旨,持續加大扶貧投入,將扶志與扶智相結合,激發脫貧內在動力。
(四)德先行、志智合,授人以漁激發內在動力
榮盛發展在做好產業扶貧的同時將扶志相結合,以黨建促脫貧,充分發揮自身產業優勢、資源優勢、管理優勢,在扶貧項目建設過程中堅持宣傳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增強貧困地區脫貧信心;項目建成后對聘用的當地村民堅持高標準培訓,讓村民掌握新知識新技能,提升脫貧致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