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暖心”:復星國際瞄準健康扶貧
2017 年 12 月,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聯合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等發起了鄉村醫生健康扶貧項目。此項目瞄準精準扶貧的薄弱環節——貧困人口的基本醫療保障需求,創新性地提出:以幫扶全國 150 萬名鄉村醫生為切入口,圍繞守護、賦能與激勵村醫三大方向,致力于服務中國農村 150 萬名鄉村醫生群體,通過為貧困地區培養并留住合格鄉村醫生,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可及性,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率,助力國家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切實做到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有兜底,健康中國行。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和政府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貧困問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而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最艱巨任務。國務院扶貧辦2015年底的調查顯示,全國貧困農民中,因病致貧的占42%。另根據2013年“中國城鄉困難家庭社會政策支持系統建設”調查數據,“家庭主要成員沒有勞動力”和“過重的家庭成員疾病負擔”是農村貧困家庭面臨的兩大致貧原因,63.45%的農村貧困家庭認為農村醫療衛生保健服務是需求程度最高的服務項目,79.62%的農村貧困家庭認為“就醫費用高、看病貴”是就醫的首要困難。此外,農村地區缺醫少藥、到城市就醫交通不便、看病手續煩瑣、看病排隊難等也都困擾著農村貧困群體。健康扶貧工作是精準扶貧的關鍵,是脫貧攻堅中的硬仗。在推進健康扶貧工作中,更多的是從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保障機制的建立和醫療衛生服務條件與能力的綜合改善著手,力圖推動基本醫療衛生資源的公平、可及。同時,在“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指導下,通過分類救治、強化疾病預防控制,實現救治預防雙目標。
復星一直秉持“修身、齊家、立業、助天下”的初心,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黨中央發出至2020年消滅絕對貧困、一定讓廣大農村地區百姓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的號召之后,復星積極配合國家健康扶貧工程,貫徹落實《實施健康扶貧工程指導意見》,協同“三個一批”的落地執行,提高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在國家衛生健康委、扶貧辦的指導下,2017年底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聯合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等單位,發起了“健康暖心——鄉村醫生健康扶貧項目”。項目瞄準精準扶貧的薄弱環節——貧困人口的基本醫療保障需求,圍繞守護、賦能與激勵村醫三大方向,通過為貧困地區培養并留住合格鄉村醫生,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可及性,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率,助力國家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為推動項目落地實施,2018年8月在上海復星國際總部召開“健康暖心——鄉村醫生健康扶貧”項目座談會暨培訓交流會。項目所在地34個貧困縣分管的縣長和衛健局局長出席了會議,并就鄉村醫生面臨的“進不來,用不上,留不住”等痛點問題進行了分組討論。項目組就進一步完善我國農村醫療保障體系聽取與會代表的意見建議,并明確下一步鄉村醫生健康扶貧項目的方向與目標。
為總結項目前期工作經驗,做深做透幫扶工作,項目組于2019年6月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的帶領下,在遵義市正安縣、習水縣召開鄉村醫生健康扶貧項目現場工作研討會。調研組一行走訪了正安縣、習水縣的多家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深入調研了遵義市基層醫療情況、醫共體推進情況、基層醫療人才情況,為提升項目駐點幫扶效果、優化項目方案提供了支撐。
—、項目實施舉措與成效
(一)駐點幫扶,深入基層一線
為有效解決貧困地區鄉村醫生普遍存在的知識結構老化、人員流失嚴重等問題,項目以幫扶全國150萬名鄉村醫生為切入口,通過駐點扶貧的方式構建“零距離”守護鄉村醫生的網絡。從2018年起,上海復星公益基金會累計共派出復星企業優秀員工69人次,西部計劃大學生志愿者81人次,奔赴項目縣進行駐點幫扶,每位志愿者服務周期為1~2年。
(二)以獎代扶,激發醫生熱情
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高、服務效果好的鄉村醫生予以獎勵補助,進一步提升村醫對慢病簽約服務工作的積極性。由于各項目縣的基本縣情、醫療衛生環境不同,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各項目縣考核等級指標,包括且不限于簽約數量、服務次數、服務質量、簽約家庭滿意度等,避免只簽約不履約等行為,進而提升了鄉村醫生公共衛生服務質量,也激發了鄉村醫生的工作熱情。
(三)鄉村醫生能力提升
結合地方實際需求,對項目縣的鄉村醫生開展為期1~2年的具有針對性的跟蹤培訓活動。培訓主要圍繞慢性病防治、公共衛生管理、中醫理療、日常保健、外科急救等內容開展,有效提升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疾病預防控制能力。截至2020年8月底,在項目縣組織了77場線下培訓活動,受訓村醫超過12597人次。
(四)年度案例征集宣傳
進一步提高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展示基層衛生工作者的工作風采,激發工作熱情,項目連續兩年開展了“暖心村醫及鄉鎮衛生院院長”案例征集推選活動。項目邀請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平臺、清華大學公益研究院等專家學者參與評審,通過初篩、初評和終評等環節,每年推選出10名暖心鄉村醫生和10名暖心鄉鎮衛生院院長,并在亞布力企業家論壇上舉辦發布儀式,以擴大社會影響力。項目實施至今共獎勵了40名“暖心鄉村醫生”和“暖心鄉鎮衛生院院長”,頒獎活動有數百家媒體予以報道,其中2020年8月31日新浪微博#鄉村醫生守護者#話題閱讀量超過1.4億次,逾9萬次討論量,登上微博熱搜榜第六名。獲得暖心鄉村醫生榮譽的鄉村醫生大多扎根在條件艱苦的中西部農村地區,數十年如一日任勞任怨,守護村民的健康;推選出的暖心鄉鎮衛生院院長,也都是矢志投身基層醫療事業、以赤誠之心踐行醫生的崇高職責的優秀醫務工作者。通過此活動,樹立了一批扎根基層、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基層衛生工作先進典型,展示了基層衛生工作者風采,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熱情,提高了基層衛生服務能力。
(五)家庭醫生慢病管理簽約服務包
在國家衛健委扶貧辦指導下,確定在首批試點的34個國家級貧困縣開展家庭醫生慢病簽約服務包項目,為每縣提供20萬元的資助款,鼓勵其開展鄉村醫生慢病簽約服務工作。采用“以獎帶扶”的模式,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高、服務效果好的鄉村醫生予以資助,進一步提升村醫對慢病簽約服務工作的積極性。截至2020年8月底,已撥付32個項目縣共計637.2萬元項目款。
(六)貧困大病患者專項救助
由項目志愿者協助發現、輔助指導農村貧困大病患者,在中國大病社會救助平臺上發起求助,面向社會展開募捐。項目提供50萬元資金,為其發起的患者提供配捐,作為社會募捐的補充。截至8月底,在大病平臺上線籌款182人,救助總金額達273萬元,配捐資金已使用45萬元。
(七)“龍門夢想計劃”
為提升鄉村醫生對資格證書的重視,鼓勵更多的鄉村醫生報名考取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書,項目于2019年推出“龍門夢想計劃”。“龍門夢想計劃”將對所有項目縣通過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的鄉村醫生,每人資助3000元現金。通過專業的學習和培訓,2019年項目縣有332名村醫考取了此證書,解決了鄉村缺乏全科執業助理醫師問題,提高了鄉村醫生診療能力,穩定了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截至目前,已為項目縣326名考證通過的鄉村醫生發放獎勵金97.8萬元。
項目啟動以來,組織實施了鄉村醫生能力提升培訓、暖心鄉村醫生和鄉鎮衛生院院長推選、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龍門夢想計劃、大病患者救助等系列活動。項目覆蓋范圍由首批試點的34個國家級貧困縣擴展到69個國家級貧困縣,包括13個地處“三區三州”的深度貧困縣。通過駐點幫扶的方式,極大地提升了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可及性,有效減少了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現象的發生。通過鄉村醫生作為聯絡人,直采當地農產品。以“消費扶貧”方式支持農村社區發展,已梳理出58種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在復星內部售賣,銷售額過百萬元。此外,推動復星成員企業通過“黨建+公益”等活動,組織優秀黨、團員等關注和走訪鄉村醫生健康扶貧項目點,為貧困地區捐款捐物。過去兩年,復星通過69個貧困縣的村醫體系向貧困村捐贈了價值2196多萬元的藥品、電腦、營養品、圖書、衣服等,進一步促進了農村和諧社區建設。
二、經驗模式總結
(一)強基固本,畫出健康中國“同心圓”
復星秉持著修身、齊家、助天下的初心,以精準扶貧、減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為目標,致力于服務中國農村150萬名鄉村醫生群體,通過為貧困地區培養并留住合格鄉村醫生,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可及性,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率,助力國家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此項目由復星基金會創始人、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發起。在復星黨委的統籌領導下,復星董事會將鄉村醫生健康扶貧項目列為“一號工程”,要求合伙人至少要對口一個國家級貧困縣開展健康扶貧工作,并設定了詳細的考核指標,包括結對幫扶的村醫數量和建檔立卡戶數量等。截至目前,合伙人全部下到扶貧第一線,和項目縣優秀村醫家庭及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完成“雙牽手”。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更是帶頭下鄉,最先去到對口扶貧縣陜西子洲縣。郭廣昌在考察子洲縣懷寧灣鄉時,除了組織義診、捐贈眼底掃描等設備外,還結合當地需要,捐建了一座鄉鎮衛生院。
復星還與團中央“西部大學生志愿者計劃”合作,每年招募一批具有醫藥和公共衛生專業背景的畢業生加入鄉村醫生健康扶貧項目,2019年招募38名西部計劃志愿者到縣,服務一年后,2020年又招募43名西部計劃志愿者加入項目,與復星扶貧隊員一起,共同探索駐點扶貧模式。以扶貧隊員駐點接力、合伙人結對幫扶模式,真真正正深入基層、扎根基層,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
(二)融合優化,筑牢鄉村醫生“壓艙石”
復星把鄉村醫生健康扶貧項目打造成一個開放共建的公益平臺,隨時歡迎其他社會力量的加入,以形成全社會幫扶鄉村醫生的宏大合力。比如與浙江商會和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等機構合作,發起了“鄉村醫生守護聯盟”,成功影響了30余位民營企業家投身農村健康扶貧服務事業,并推動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遠海運、建龍鋼鐵等企業為鄉村醫生健康扶貧項目捐款共計820萬元,將“五個一”工程復制到這些企業的對口扶貧縣,共同守護鄉村醫生,開展健康扶貧。
(三)科技創新,探索鄉村醫療服務智能化模式
在多次深入一線考察過程中,復星合伙人們發現,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加快,人才從農村流向城市是大勢所趨,因此只是設法留住村醫、吸引青年人回歸村醫團隊是不夠的,還要用科技手段支持甚至代替部分村醫,才能讓最貧困地區的老百姓得到最新最好的醫療服務。因此,復星調動旗下人工智能、大數據、遠程診療等相關研發資源,在項目縣推廣“四位一體”的鄉村“未來診室”智能解決方案。這套方案包括:智能化便攜檢測、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大數據臨床路徑導航及健康管理服務培訓,通過軟硬件結合,村民健康檢測數據實時上網,由一線城市三甲醫院專家組成的后臺進行遠程輔助診療,配合大數據AI診療助手,提高村醫的診斷和治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