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電動自行車火災頻發,僅靠被動應對還不夠,要從源頭減少事故幾率
在總擁有量近3億、電動自行車成為國民重要的交通工具的情況下,減少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僅靠禁止民眾在樓道內充電,禁止將電動車電池拿回家充電,其執行成本是非常高的。而要在社區內建設足夠的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難度也非常大。應該從源頭上查清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進而采取措施減少電動車電池起火的幾率。
責任編輯:陳斌
又見電動自行車鋰電池起火!2021年9月20日凌晨,北京市通州區一小區發生火災,造成5人死亡。經初步調查,起火原因是樓房3層的住戶將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帶回家中充電,發生爆炸起火,結果引燃樓上鄰居家,導致5人喪生。
近年來,電動自行車起火事件層出不窮。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每年約發生2000起與電動自行車有關的火災,而且電動自行車引起的火災一般損失更嚴重,2020年全國共發生較大火災65起,其中11起已查明系電動自行車引起。為此,應急管理部2021年7月專門出臺新規,明令禁止在高層民用建筑的公共空間為電動自行車充電。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