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將平臺網約勞動者納入最低工資保障范圍!含騎手等群體
北京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將有最低工資兜底。9月26日,南都記者從北京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獲悉,其于近日印發《關于促進新就業形態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將“平臺網約勞動者”納入最低工資制度保障范圍。
南都記者注意到,根據此前北京公布的最低工資標準,這意味著,平臺企業每月向提供正常勞動的“平臺網約勞動者”支付的勞動報酬不得低于2320元。
保障:平臺網約勞動者有了最低工資兜底
9月24日,北京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公布關于印發《關于促進新就業形態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措施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范圍作出了界定,主要可分為三類,即“平臺網約勞動者”“平臺個人靈活就業人員”及“平臺單位就業員工”。
值得注意的是,《措施》提出,將包括騎手、網約車司機等在內的“平臺網約勞動者”納入最低工資制度保障范圍,推動平臺企業建立健全與工作任務、勞動強度相匹配的收入分配和調整機制,按時足額向提供正常勞動的“平臺網約勞動者”支付不低于該市最低工資標準的勞動報酬,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
南都記者注意到,按照北京8月1日剛剛實施的最低工資標準(2320元/月)計算,這意味平臺企業向提供正常勞動的“平臺網約勞動者”支付的勞動報酬不得低于2320元。
此外,《措施》還補齊了平臺用工管理、法律援助和爭議調處機制、社會保險及工傷、職業傷害保障等方面短板。
其中,《措施》強調,企業要依法為“平臺單位就業員工”參加社會保險。逐步完善靈活就業社會保險制度,穩定長期在京實際就業的“平臺網約勞動者”和“平臺個人靈活就業人員”,可以按規定參加北京市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也可以選擇在戶籍地參加社會保險。
另外,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北京還將以出行、外賣、即時配送、同城貨運等行業的平臺企業為重點,試點建立職業傷害保障制度,保障“平臺網約勞動者”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
規范:企業應依法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
南都記者注意到,在規范“平臺單位就業員工”的用工管理上,此次北京公布的《措施》強調,企業應依法與建立勞動關系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
《措施》將規范勞動用工、保障勞動權益相關內容,列入合作協議必要條款,建立監督考核機制,合作企業“平臺單位就業員工”勞動權益受到損害的,平臺企業依法承擔相應責任。平臺企業采用勞務派遣方式用工的,依法履行勞務派遣用工單位責任。
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難的現狀,《措施》提出,要調動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各類調解組織等力量,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矛盾調解等服務。
南都記者注意到,近幾個月來,已有多個部門密集發聲,要求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
7月16日,人社部、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7月聯合印發《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要求健全制度,補齊勞動者權益保障短板,“督促企業制定修訂平臺進入退出、訂單分配、計件單價、抽成比例、報酬構成及支付、工作時間、獎懲等直接涉及勞動者權益的制度規則和平臺算法,充分聽取工會或勞動者代表的意見建議,將結果公示并告知勞動者?!?/p>
7月26日,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網信辦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落實網絡餐飲平臺責任 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對保障外賣送餐員正當權益提出全方位要求。
9月10日,人社部等4部門對美團、餓了么等頭部平臺企業就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開展聯合行政指導,要求平臺修改完善與用工合作企業的合作協議,督促用工合作企業合規用工。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