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月,北京“雙減”落地觀察
北京市西城區一所小學黨委書記李筠對南方周末記者形容,自己從每天清晨6點起床便如同“上了發條”,開始不停運轉,一直持續到晚上7點下班。
北京一所重點中學校長分析,作業控制量以時長來計,有兩個現實問題,首先每個學生學習程度不一樣,做同一份作業耗費時間就不一樣。
曾有一名學生申請暫停學校的課程。原因竟然是,家長花費二十萬元,讓學生到校外培訓機構上課,機構承諾能幫該生中考總分提升一百分,考上重點高中。
責任編輯:吳筱羽
2021年9月6日,北京某中學課后服務,初一年級的學生在自主學習。
傍晚6點已過,秋日的北京天色暗得更早。東城區一所小學門外,一位老師一手牽著一個學生,站在路邊人行道上張望。路面畫上了明黃色標識,標注上不同年級不同班的接送點。
兩個孩子都是剛入學未滿一個月的一年級學生。課后服務結束時間過了半個多小時,家長們卻還沒趕到。小學不同于初中,老師們得等到最后一個家長來接走孩子。
這是2021年秋季學期的第17天,開學以來,課后服務全面落地。在不同城市,這樣的場景都不鮮見。
9月15日,開學半個月時,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回應“雙減”熱點問題,強調落實“雙減”不搞“一刀切”,尤其在中小學上下學時間,以及課后服務參與時長方面,尊重自由選擇。
2021年的秋季學期是“雙減”政策在暑假出臺后的第一個學期。7月24日,中辦、國辦聯合印發“雙減”政策,作為首批試點城市,北京市率先于8月17日發布市一級“雙減”政策,之后又陸續發布多個配套的實施細則。
開學前一天,北京市召開教育“雙減”工作發布會。對中小學上課時間做出調整,并要求學校每天提供至少2小時課后服務,提供菜單式課后服務項目和內容,供學生自愿選擇。
北京市中小學開學第一個月,“雙減”對校園的改變才剛剛開始。
重點班沒了,課后分層答疑
9月15日下午5時許,北京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附屬中學(下稱“貿大附中”)初一年級的學生在操場上活動。他們人手一把紅色太極扇,一起喊著口號。
“這套操是學校配合自創的《君子之道》論語吟誦編排的,初一到初三錯峰練或開展其他體育項目,從而踐行‘雙減’提出的科學利用課余時間,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辟Q大附中初中部主管校長宋妍妍說,“雙減”落地校園后,最大的變化在于學生們在校時間延長了。
從初中階段看,雖然過去和現在的放學時間都是17:30,但過去,課只安排到16:30,之后是自習和活動時間,16:30之后很多學生會選擇離校。而現在,根據對學生和家長的課后服務需求調研,該校實行分年級錯峰放學,初一到初三依次為17:30、18:00、18:30放學。個別需要延長服務時間的,年級也會統一進行安排。
“形式上小學動靜更大,初中看起來平穩,其實更要抓本質?!遍_學以來,貿大附中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