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救宋”,靠的不是道德說教,而是“善守御”
近代以來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歐洲列強在全世界擴張:歐洲人之間的戰爭是一種模式,歐洲人對殖民地人民的戰爭又是一種模式。前者至少理論上會認為虐待戰俘、屠戮平民等行為是不對的,后者卻沒有這么多的顧忌
(本文首發于2021年9月3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圖文無關)當然,最終墨子成功阻止了楚王攻宋。他怎么做到的呢?
墨子救宋的故事,是介紹墨子的人必講的,這個故事的信息量還真挺大。
墨子的第一步,是去見公輸般,說我給你一筆錢,你去替我殺一個人。公輸般說,我是個有原則的人,不能殺人。墨子說,那你發明云梯讓楚王去攻打宋國,死那么多人,你不該負責嗎?
這里墨子指出一個問題:不愿意做小壞事的人,可能做大壞事卻不覺得有什么道德障礙。因為親手殺一個人,那種罪惡的感覺是直擊內心的;前線死很多人,卻需要墨子提醒,公輸般才無法回避這個事實。
和受害者拉開距離,就覺得作惡不必負疚的心態,當然是很普遍的。甚至于,正因為不愿意眼前有受害者,所以不惜在遠方制造更多受害者,也不罕見。亞歷山大·R·唐斯《戰爭中的平民》中提到一項研究,認為和很多人想象的專制帝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