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誤導“輔助自動駕駛”不負責任:不出事吹噓“自動”,出事辯稱“輔助”
達到L3等級,系統將會全面接管“目標和事件探測和響應”,這也意味著駕駛風險和相應的事故責任風險將從駕駛人員轉移到車企?!癓2.99”的擦邊球有利營銷,但是“L3”的真實風險可不是車企樂見的
(本文首發于2021年9月3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迄今為止,自動駕駛技術遠談不上完善,還是一個充滿爭議與試錯的領域。
自從電動汽車成為熱點行業以來,“自動駕駛”的概念也如火如荼地流行了起來。短視頻網站上隨手搜搜,就可以看到很多“脫眼、脫手自動駕駛”的視頻,方向盤自動旋轉、車輛自動避讓障礙物的鏡頭很有科幻感,相當吸引眼球。那么,到底市面上有沒有“自動駕駛”的載人汽車呢?很遺憾,沒有。目前的技術水平離真正意義的“自動駕駛”還相差很遠。
國際上對汽車駕駛自動化的技術標準研究起步很早,2014年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就制定了從0級“無駕駛自動化”到5級“完全自動化”的六級標準。
2021年8月20日,GB/T 40429-2021《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由市監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將于2022年3月1日起實施。這一國家標準基本參照了SAE標準,也是0-5級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