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關節降價82%,擠掉了哪些水分?
從事醫療器械營銷二十多年的王強表示,耗材集采后,一般廠家供給經銷商,經銷商直接供給醫院,砍掉了多層代理的灰色空間,經銷商可能從以前賺30-50個點到現在只能賺5-8個點。
在裁判文書網,南方周末記者檢索到多份涉及人工關節領域的業務員行賄、醫院相關人員受賄案件文書,地點包括廣東、河南、江蘇等地方醫院,而且同一科室多名醫務人員“塌方式”腐敗也不鮮見。
“人工關節國采是一個多贏的事情,生產企業以價換量形成規模效應,流通環節擠掉水分蕩滌市場環境,醫院和醫生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腐敗的風險,醫保資金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最重要的是廣大患者受益?!?br />
(本文首發于2021年9月3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21年9月12日,2021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展示的“膝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
繼冠脈支架(心臟支架)后,又一個高值醫用耗材“團購”成功。
2021年9月14日,國家組織人工關節產品集中帶量采購在天津開標,采購產品包括初次置換人工全髖關節和初次置換人工全膝關節,帶量采購周期為兩年。
擬中選結果顯示,髖關節平均價格從3.5萬元降至7000元左右,膝關節的平均價格從3.2萬元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幅為82%。
按照國家醫保局估算,公立醫療機構2020年采購上述產品金額約為200億元,此次集采預計能節約費用160億元。
9月18日,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正式公布了此次人工關節集采的中選結果,于2022年3-4月起執行,具體執行日期由聯盟各地區決定。
“從中選結果來看,中選產品和醫療機構需求的匹配度超過80%?!眹裔t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司長丁一磊表示,相當多的中選產品對醫療機構來說,不需要任何切換,就可以實現無縫銜接,保障臨床使用的延續性。
沒有“靈魂砍價”,企業報價“很集中”
2021年9月14日上午9點,近50家國內企業和外資企業的代表人齊聚天津河西區的一個會議廳。
這場競價開標會將左右未來兩年的市場格局,成功中選者就能在百億級的中國髖膝關節市場中分一杯羹。從此次集采首年意向采購量上看,髖關節產品系統約30.6萬個,膝關節產品系統約23.2萬個,加起來共計約54萬套,占公立醫療機構總需求量的90%。
根據人工關節集采方案,各企業只有一次報價機會,入選規則類似于差額中標,即最多入圍企業數量小于等于申報企業數量。中泰證券分析指出,相比于冠脈支架國采來說,此次人工關節集采方案規則趨于緩和,價格不再是唯一考慮因素,且從分組入圍規則上也利好產品線豐富的頭部企業。
國內人工關節企業的一位代表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不僅研究自己的產品和報價,也充分研究了競爭對手產品,“對主要競爭對手(國外品牌)的產品銷售、市場布局、客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