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向的魯迅:大數據、民間及東亞的視野

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后戰玉冰應南方周末之邀,用一款大數據軟件分析了魯迅著作和魯迅相關的研究論文,找到了其中的高頻詞。結果顯示,在與魯迅相交往的人物中,“章士釗”和“陳西瀅(陳源)”出現頻次最高,其次分別是“胡適”“徐志摩”“楊蔭榆”“林語堂”“梁實秋”“高長虹”。由此不難看出魯迅的朋友圈或者他文章里最喜歡吐槽的人。

對《魯迅研究月刊》上發表的全部文章“機讀”后發現,在與魯迅相關的人物中,“周作人”一直是學者們最為關注的。

責任編輯:劉悠翔

2021年9月28日,魯迅長孫、魯迅文化基金會會長周令飛在國家圖書館出席《魯迅手稿全集》新書首發式。 (視覺中國/圖)

2021年9月,一位“閱讀者”統計魯迅全集和四十年來的《魯迅研究月刊》全文,得出了一份報告:

魯迅筆下小說人物出現次數最多的是“阿Q”。這不僅因為《阿Q正傳》算得上魯迅唯一的中篇小說,篇幅最長,更是“阿Q”形象深入人心的緣故,在魯迅《<阿Q正傳>的成因》等文章及很多往來書信中,都反復提到過“阿Q”。

在與魯迅相交往的人物中,“章士釗”和“陳西瀅(陳源)”出現頻次最高,其次分別是“胡適”“徐志摩”“楊蔭榆”“林語堂”“梁實秋”“高長虹”。由此不難看出魯迅的朋友圈或者他文章里最喜歡吐槽的人。此外,“袁世凱”“段祺瑞”“蔣介石”“孫中山”等政治人物的名字在魯迅文章中的出現頻次也很高,可見魯迅后期雜文創作社會性與政治性特色之一斑。

這位“閱讀者”是一款大數據軟件,由曾任《收獲》雜志編輯的走走辭職后帶領創業團隊開發。這款軟件的主要功能有提煉文本關鍵元素、計算關鍵詞分布及關系、繪制全文情緒曲線,走走想借此嘗試將文學評判從主觀定性變為客觀定量。

走走與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后戰玉冰應南方周末之邀,用軟件分析了魯迅著作和魯迅相關的研究論文,找到了其中的高頻詞。

如果按每十年為一個單位節點來劃分,1980年代的魯迅研究的關鍵詞中,常常見到“同志”與“革命”的身影,明顯帶有前一個時代遺留下來的烙??;1990年代“文化”的詞頻異軍突起,此后居高不下,某種程度上很能反映時代轉變特征,即研究者的關注重心從魯迅與革命的關系,漸漸轉移到魯迅的文學研究,乃至文化研究領域。具體到魯迅小說中的人物,研究者們最喜歡分析的首推《阿Q正傳》中的“阿Q”,其次是《傷逝》中的“子君”“涓生”以及《祝?!分械摹跋榱稚?。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相信,細讀文學作品是理解作者意圖和文本內容的重要(甚至是唯一)途徑。隨著科技進步,細讀這一動作的發出者不再僅限于人,機器的加入,讓文本分析開始在“大數據”層面上展開。

無論何時,只要還有人閱讀魯迅,對于魯迅的探索便不會停止?!皺C讀”大數據尚未抓取到的是,有愈來愈多的人以素心來體察魯迅心靈的不同面向,由此誕生了眾多別開生面的著作。從更宏觀的層面觀察,魯迅已然成為“東亞文化共同體”中現代文化的重要內核,如一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