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告別默克爾
2021年12月底,默克爾將以德國歷史上最受歡迎的總理身份,走出總理府,成為第一位主動離開權力核心的德國領導人。在歐洲,沒有比她任期更長的民主制領導人了,在全世界,也沒有比她執政更久的女性領導人。她被視作歐盟實際的領導人,帶領歐洲渡過了歐債危機,得以繼續推進一體化。她也獲得了“歐洲保姆”的綽號。
責任編輯:黃劍
當地時間2021年9月26日,德國舉行了新一輪聯邦議院選舉,未來四年的德國政府將基于選舉結果組建。已經執政16年的現任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Dorothea Merkel)先前宣布不再參選,這意味著德國即將迎來“后默克爾時代”。
在這場關系到歐洲最大經濟體命運的選舉中,超過六千萬德國人有資格參與投票。默克爾在投票前48小時里反復向選民表達:“誰掌權真的很重要?!倍谶^去幾個月的民調中,三個不同政黨的支持率搖擺不定。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基社盟聯盟黨(由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巴伐利亞基督教社會聯盟組成)曾在民調中一度領先,但在選舉前最后兩個月,支持率逐漸落后于德國中左翼大黨社民黨(社會民主黨)。
最終,當地時間9月27日凌晨,德國聯邦選舉委員會宣布,社民黨以25.7%的得票率在德國議會選舉中獲勝,基民盟-基社盟則以24.1%位居第二,這是德國保守黨史上最糟糕的記錄。由于兩黨的支持率罕見地都未能超過30%(過去四十年里都不曾發生),而得票率第三的綠黨也有14.8%的選票,外界普遍認為,德國下一屆政府很可能是一個三黨聯合執政的政府,這意味著德國政府的穩定性將大大下降。
2021年7月,德國發生了造成近兩百人死亡的洪災,基民盟候選人阿明·拉舍特(Armin Laschet)在災區視察時大笑不止的照片廣為傳播,這一缺乏同理心的表現重挫了基民盟-基社盟的支持率。社民黨候選人、德國現任副總理兼財長奧拉夫·肖爾茨(Olaf Scholz)則大力撥款,果斷賑災,在一個月內將社民黨的支持率拉升了12%。相比較拉舍特時常在競選中表現出的漫不經心,肖爾茨穩定,且奉行實用主義,顯得更可能繼承默克爾時代的遺產。
《明鏡》周刊描述肖爾茨是一位“思考能力強,但溝通能力差”的政治家,這與默克爾十分相似。在社交媒體上,有德國選民將肖爾茨稱為“男版默克爾”——盡管他們分屬不同政黨。肖爾茨在競選綱領中并未提出大刀闊斧的改革目標,只是不斷重復要降低房租、提高最低工資、對富人加征稅等。他反復說:“我承諾,一定為您做到這些?!边@些小小的改革,涉及了多數人的利益。與此同時,肖爾茨也參與推動了歐盟規模達7500億歐元的新冠疫情復蘇計劃和德國國內規模1300億歐元的刺激計劃。這都顯得肖爾茨像一個可靠的政治家。
在過去一年中,肖爾茨和社民黨都逐漸有意凸顯他與默克爾的相似性,塑造兩人的“親密戰友關系”,學習默克爾拍照時的菱形手勢,等等。盡管肖爾茨所領導的財政部在近期接連被曝涉及金融丑聞,但肖爾茨個人的支持率并沒有受到影響。德國政壇的觀察者普遍認為,德國選民在這次選舉中,對各候選人的偏好,已經超過了對各黨派施政綱領的關注。
肖爾茨獲勝的結果似乎透露,德國民眾更愿意選擇一位能繼承默克爾政治遺產的總理。
2021年圣誕夜前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