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教師日”話各國教師節:拉美國家一年有三個,尊師重教的日本為何沒有
戰后日本也曾討論過設立教師節,反對者認為如果設立了教師節,那么還要設立工程師節、匠人節等等,否則就有“職業歧視”之嫌?;蛟S這樣明顯有著抬杠意味的說法在其他國家都會被一笑置之,但是在認真過頭的日本社會卻是有充分說服力的,設立教師節的提議因此不了了之。
責任編輯:陳斌
日本東京,一老師給學生們上課。
和我國法定的9月10日教師節相比,每年10月5日國際教師節(國際教師日)的知名度要低一些。其實,國際教師節的“來頭”可不小。
1966年10月5日,國際勞工組織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通過了《關于教師地位的建議》。1994年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從這一年開始,每年10月5日為“國際教師節”,目的是為了向全世界的所有教師表達國際社會的崇敬之情,“感謝他們的辛勤勞動,他們的敬業精神,以及他們為把今天的孩子培養成明天的公民所承擔的巨大責任”。
國際教師節正式設立至今也就三十余年,與很多國家的教師節相比,歷史并不算長。世界上第一個設立官方教師節的國家是葡萄牙,葡萄牙教師節是每年的5月18日。1890年葡萄牙的亞科莫布大學畢業生在這一天自發組織了向老師獻彩帶的活動,后來政府將這一天正式確定為教師節,設立至今已經超過120年了。
拉美各國共同的教師節也是“老資格”了,1943年巴拿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