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發表

責任編輯:鄭碩

202110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首次以白皮書形式全面介紹中國致力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理念與實踐,并就理念、成效、治理能力、全球合作四個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白皮書認為,中國所秉持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具體表現為:堅持尊重自然、保護優先;堅持綠色發展、持續利用;堅持制度先行、統籌推進。中國也將推進分級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政府主導、企業行動和公眾參與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長效機制。

關于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白皮書指出中國在優化就地保護體系、完善遷地保護體系、加強生物安全管理、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協同推進綠色發展五個領域的成果和進一步部署。

其中,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自然保護地體系,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1%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40年間也從1114只增加到1864只,受威脅程度等級從瀕危降為易危。并且20002017年間,全球新增的綠化面積中,約25%來自中國,貢獻比例居世界首位。

此外,白皮書還透露,為增強生物多樣性治理能力,中國將在完善政策法規、強化能力保障、加強執法監督、倡導全民行動四個維度繼續積極采取行動,并對之前的相關成果進行總結。

根據白皮書披露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頒布和修訂20多部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法律法規,構建了涵蓋2376個縣級行政單元、樣線總長超過3.4萬公里的物種分布數據庫,并且大量投入保護資金和設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建立了覆蓋31個省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查制度,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提供了堅實保障。

而在倡導全民行動方面,白皮書則釋放出生物多樣性與公眾關聯的強烈信號,為相關類型的公益機構或個人提供綱領性指引。

白皮書指出,要持續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教育和科普活動,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世界濕地日、六五環境日、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等重要時間節點舉辦系列活動,調動全社會廣泛參與,進一步增強公眾保護意識。

此外,白皮書認為相關工作也要創新宣傳模式,拓寬參與渠道,完善激勵政策,邀請公眾在生物多樣性政策制定、信息公開與公益訴訟中積極參與、建言獻策,營造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良好氛圍。

目前,該白皮書以中、英、法等8個語種發表,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分別出版,在全國新華書店發行。

點擊閱讀《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白皮書全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