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四五”新增16萬學位,如何分配?
“又多了一處校址?!苯衲昵锛鹃_學前,家住北京市朝陽區育慧北里的劉建發現,自己家對面的學校換了身份。這座學校本來是芳草地國際學校教育輔助中心,現在掛上了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的牌子。
這是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的第六處校址,兩個距離最遠校址的跨度達2.6公里。陳經綸中學嘉銘分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近兩年小學入學人數激增,于是占用了這座本來用于課后興趣班的校區。
近年來,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生人口連續減少,但中小學入學人數卻逐年遞增。提出減量發展口號的北京,不得不在中小學校建設方面及時補缺。
這是一場始料未及的學位緊缺,官方文件明確指出,部分區對學位需求預測不科學、不準確。北京市“十三五”教育規劃部署了大規模幼兒園學位建設,但對中小學學位補充只字未提,將任務交給了“十四五”規劃。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2021-2025年)》(下稱《規劃》)近日公布,其中提出,加快中小學學校建設,全市新建、改擴建和接收居住區教育配套中小學150所左右,完成后新增學位16萬個左右。
這可能是一段時期內北京市中小學最為“擁擠”的五年。學位緊缺既出現在西城、海淀等傳統教育高地,也出現在回天、南部地區等新發展區塊。
北京市為什么會出現中小學學位缺口,16萬個新增學位將如何分配,大規模新建學校對學區房和教育公平將產生什么影響?
學位需求預測不科學
劉建沒想到中小學的入學規模會這么大。他的二女兒今年秋季升入幼兒園中班,“新招的小班人數斷崖式減少,我的孩子去年入園時招了5個班,今年只招了2個班”。
這與北京市出生人口變化趨勢吻合。2018年,“全面二孩”政策效應消失,北京市出生人口比2017年減少17.7%。
但由于2018年以前連續多年出生人口遞增,以及北京大力普及普惠幼兒園,更多人愿意讓孩子留在北京入園。整個“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幼兒園學位壓力緊繃,學位擴充如火如荼。官方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北京累計增加學前教育學位23萬個,占“十三五”末期全部在園人數的49.2%。
如今,“十三五”巨大的幼兒園人流將流入“十四五”時期的中小學。
數據能夠印證北京市“十四五”時期中小學學位的緊張程度。2016-2020年,北京市小學招生人數大體呈增長趨勢,由于小學學制長達6年,這些逐年增加的入學人數將沉淀在校園里,加劇學位壓力。
2019-2021年,北京市小學在校生人數以3%-5%的速度增加,如今已達99.5萬人。
自從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普及普惠學前教育成為地方政府重要工作。2020年,北京市學前教育入園率達到90%?!笆奈濉睍r期,學前教育在數量方面的提升空間已不高,《規劃》將2025年入園率指標僅定為大于90%。
但為何“十三五”時期幼兒園學位陡峭的增長曲線,卻沒讓地方政府及早布局中小學學位建設?北京市“十三五”教育規劃預測到了幼兒園需求,因此提出“多種形式擴大學前教育資源”,但對中小學學位建設只字未提。
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一份《2019-2020年對區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情況綜合督導檢查報告》披露了其中隱情。該報告指出,部分區規劃編制過程中對學位需求的預測口徑不規范,需求底數不準確。
“《義務教育法》要求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履行職責,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地方政府因此必須要對學位進行前瞻性規劃,出現學位缺口的原因可能是教育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沒能做好協調,等到孩子入學的時候,才發現一下子增加了這么多人?!?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說。
“這在三四線城市較為普遍,因為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大量農村孩子到城里上學,給規劃帶來難度。但大城市則相對容易,因為大城市的入學政策比較嚴格,便于預測有多少符合條件的孩子入學?!毙鼙娓嬖V21世紀經濟報道。
除了學位需求預測不科學、不準確,上述報告還指出了學位供給總量不足與局部矛盾突出問題的其他原因:生源持續增加、可規劃建設土地資源受限和教育用地儲備不足等。
16萬新增學位如何分配
“十四五”時期,北京市中小學學位缺口如何分布,新增的16萬個學位又將如何分配?
上述報告顯示,北京市大部分區存在學位供給總量不足與局部供需矛盾突出的問題,部分區學位缺口較大。
不管是學區房被爆炒的西城、海淀,還是人口眾多的城市新區,學位供給不足普遍存在。
《北京日報》今年5月報道,西城區小學在校生平均每年增加超過6000人,“十四五”期間將持續保持增長,入學壓力嚴峻。海淀區2019年小學學位缺口達6000余個,2020年缺口擴大,2021年依然面臨嚴峻挑戰。
2020年12月,西城區啟動第一批學位應急保障工程,在12所小學院內搭建近1.2萬平米的鋼結構建筑。今年9月,第二批學位應急保障工程的設計招標也已啟動。
根據公開信息,僅今年7月,就有至少4所海淀區小學完成了應對學位缺口擴建項目招標?!笆奈濉逼陂g,海淀計劃新增學位近4萬個,其中中小學學位36680個。
對于人口密集的城市新區,《規劃》提出,加快補齊昌平回天、房山長陽等人口密集地區教育設施缺口。
城市南部地區包括豐臺區、房山區、大興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據報道,十幾年來,這一地區新增中小學學位數5.6萬個以上。然而,僅僅是房山區長陽地區,居住人口就已達24萬。
據報道,“十四五”期間,城市南部地區將新增中小學學位3萬個以上。
面積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余萬的回龍觀、天通苑地區曾是亞洲最大的居住社區?!笆奈濉逼陂g,回天地區將推動15所中小學和幼兒園建設,啟動8所規劃中小學和幼兒園建設。建成后將新增幼兒園和中小學學位2萬個以上。
《規劃》還提出,在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區、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等重點功能區和人才聚集區,規劃建設17所左右優質中小學學校。建成后提供優質中小學學位5萬個左右。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北京市將新增2萬個中小學學位,占整個計劃的12.5%。但這一計劃可能相對保守,據報道,僅海淀、西城、石景山三個區就提出2021年新增學位20560個。
適當擴大班級容量
緊鑼密鼓地補足學位缺口,與保障教育質量和公平其實存在著張力。
“在其他一些城市出現過學位預測不準確的問題,導致當入學人數突然增加后,仍然按照以前的學位數量供給,新建學校又跟不上,只好變成大班額?!毙鼙嬲f。
截至2021年6月,北京市小學在校生99.5萬人,分布在29085個班級里,平均班容量34.2人,已達到35人班容量標準的上限。西城、東城、海淀的平均班容量都已超過37人。
《規劃》提出,在保障教學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擴大班級容量。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建設的一些新學校里,小學、初中的設計班容量已提升到40人。
班容量合理是保障教學質量的基本前提?!拔业拇笈畠?018年入學時趕上了高峰,班里有39名學生,但教室是按照35人設計的,為了塞進一排桌椅,只好撤掉了教室里的儲物柜,孩子們只好每天背著十幾斤重的書包上下學?!眲⒔ㄕf。
劉建的大女兒就讀于朝陽區一所重點小學,但朝陽區小學2021年的平均班容量僅30.8人,由此可見優質教育資源的不均衡。
把補足學位缺口放在首位,還會影響就近入學。北京市義務教育就近入學率已超過99%。但2021年入學季,西城區新建了6所小學校址,全部面向全區招生,通過計算機派位方式錄取。
全區招生加上多校劃片,打擊了對學區房的炒作。2020年7月31日后,在西城區德勝、月壇這兩個熱門學區新購房群體的子女只能選擇鄰近片區小學入學,金融街等學區也出現“7·31”之后新購房群體的子女無法進入對應小學,被調劑至其他學校的情況。
不過,熊丙奇認為,“面向全區招生只是過渡性辦法,等到教育資源配置相對均衡后,甚至連多校劃片都不需要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