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份中共早期檔案首次向媒體公開,專訪《紅色密檔》總導演任超
“要獲取資料,首先需要我們列一份材料清單,由中央檔案館查找有沒有材料,再由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審批是否可以公開,審批后給我們一個結論?!?br />
“比如朱德總司令當年因為老家受災,給友人寫信,要借錢救濟老母親。我們就跟著這個線索去找,這封信現在保存在哪?當年他老家發生了多大災難,地方志上有沒有記載?”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錢昊平?
1928年11月25日,毛澤東給中央寫了報告《湘贛邊界的斗爭》。在編入《毛澤東選集》前,他親自對這篇文章做了修訂,僅前兩頁的修訂就有九十多處,標題也修改為《井岡山的斗爭》。
2021年國慶假期,中央電視臺播出的紀錄片《紅色密檔》,首次向公眾公開了這份修訂手稿。
《紅色密檔》由國家廣電總局重大題材立項,共5集,通過對檔案的收集、分析,從檔案事業的建立和延續、重要會議的決議記錄、戰爭時發出的電報等視角,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從建立到新中國成立 28 年的發展歷程。其中有48份檔案首次向媒體公開。
中央檔案館檔案資料利用部接待處處長谷欣介紹,紀錄片《紅色密檔》是她所經歷的查檔時間最長、調取檔案最多的紀錄片。
近日,南方周末記者就48份文檔的篩選、確認,及紀錄片的制作過程,專訪《紅色密檔》總導演任超。
編入《毛澤東選集》前,毛澤東重新修訂的《井岡山的斗爭》手稿。
“4A”級密電中,看到著名戰役全過程
南方周末:《紅色密檔》一共拍攝了多少份檔案?包括哪些類別?
任超:一共拍攝了上千份檔案,其中有48份檔案首次向媒體公開。包括中國共產黨歷次重要會議的決議、發言稿、電報,還有書信、日記、報刊、錄音、影像等。
南方周末:首次向媒體公開的檔案里,你印象最深的有什么?
任超:“縱然失敗也不用去廣東,而應上山?!边@是毛澤東在1927年8月9日參加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的發言,他再次強調了不要針對大城市進攻,而應當選擇敵人力量相對薄弱的山區。這也為此后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奠定了思想基礎。
在中央檔案館保存的“4A”級密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著名戰役的全部過程。從1948年12月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向軍委的請示電報中可以看出前線部隊關于對付張家口之敵的制勝策略,而隨后由毛澤東修改的新聞稿《收復張家口全殲逃敵》則印證了張家口戰役的勝利,也可以看出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