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倒計時:將聚焦4大長期目標

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顯示,從1970年起的46年間全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平均減少68%,全球生態系統愈發脆弱,生物多樣性保護迫在眉睫。

在春城昆明,一場國際盛會即將拉開帷幕。

10月11日至15日,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暨《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簡稱“COP15”)第一階段會議將在昆明舉行。10日上午,COP15首場媒體通氣會透露,此次大會將以“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為主題,舉辦5場高級別會議,并同時舉辦生態文明論壇。

生物多樣性是支持陸地和水下所有生命的基礎。然而,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顯示,從1970年起的46年間全球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平均減少68%,全球生態系統愈發脆弱,生物多樣性保護迫在眉睫。

為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COP15將審查執行《公約》和《2011-2020年生物多樣性戰略計劃》以及實現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的進展情況,并預計將就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做出最終決定。

《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新聞官員劉思佳透露,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將聚焦4個長期目標,包括增強所有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珍視、維護或增強自然生態為人類做出的貢獻,公正且公平地分享利用遺傳資源所產生的惠益,以及消除財務執行手段與其他執行手段之間的差距等。

(COP15首場媒體通氣會現場)

《生物多樣性公約》已有196個締約方

“出于對喪失生物多樣性的擔憂,以及對生物多樣性在支持人類生命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的認識,1992年聯合國制定《生物多樣性公約》?!眲⑺技驯硎?,公約主要目標包括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以及公正合理分享由利用遺傳資源所產生的惠益。

截至目前,生物多樣性公約共有196個締約方,是全球簽署國家最多的國際環境公約,其中中國是最早一批締約國?!澳壳盎旧纤袊揖尤牍s,表明全球社會充分認識到我們需要攜手共同努力,從而確保地球上生命的生存?!眲⑺技驯硎?。

生物多樣性是支持陸地和水下所有生命的基礎,為人類提供清潔的空氣和水以及富有營養的食物,加強對于科學的理解,并且提供醫藥資源,幫助抵抗疾病和緩解氣候變化。更改或者刪除任何一個元素,都會影響整個生命系統,并且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雖然現在人們獲取的糧食、能源等資源比以前更多,但自然環境付出的代價也明顯越來越大,這導致今后自然為人類提供貢獻的能力將有所下降?!眲⑺技颜f。

《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顯示,目前全球有大約100萬種物種已經瀕臨滅絕,如果不采取行動來降低生物多樣性喪失驅動因素的強度,其中許多物種將在幾十年內滅絕。

每個物種在保持生態系統平衡和健康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生物多樣性和棲息地的喪失將來有可能會增加傳染病和病毒傳播的風險?!眲⑺技驯硎?。

此外,生物多樣性保護與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也有密切聯系。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新自然經濟報告》顯示,全球高度依賴自然和適度依賴自然的行業總價值達44萬億美元,約占全球GDP比重的52%。長遠來看,生物多樣性的持續喪失也將對全球經濟發展帶來重創。

值得注意的是,多項國際研究表明,造成生物多樣性喪失的5個主要驅動因素都是人類活動,分別為土地和海洋利用的改變、植物和動物的過度開發、氣候變化、污染,以及外來入侵物種。

“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各種因素都會受到人類社會價值觀和行為影響,其中又包括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模式、人口的動態和趨勢、貿易、技術創新以及從地方到全球的治理等。這些因素的變化速度就因區域和國家而異?!眲⑺技驯硎?。

強力問責措施有助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

面對全球生態系統發出的警告,COP15將如何聯合各國力量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趨勢?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副執行秘書大衛·庫伯(David Cooper)表示,本次COP15第一階段會議的最主要成果,就是希望通過高級別部長會談能夠形成清晰的政策方向,“針對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最終我們希望能夠在昆明形成一個具體的行動計劃?!?/p>

“好消息是如果政府和社會可以在多個層面上采取協調一致的行動,改變消費和生產方式,加強自然環境保護力度,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仍然是有望減緩的,甚至是有可能逐步停止的,強有力的環境政策和問責措施將有助于推動相關行為的改變?!眲⑺技驯硎?。

“我們需要把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轉變成相應的政策,相應的立法和實實在在的行政管理,包括財政、投資等相關政策,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來更好地支持生物多樣性發展。各國領導人應做出承諾,形成政治動力,同時我們希望發達國家能夠承諾給予發展中國家針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資金支持?!贝笮l·庫伯說。

針對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提出一項變革理論,“各國政府和社會都需要確定一些優先事項,分配財政和其他資源,將自然價值內在化,認識到我們不作為的代價?!眲⑺技驯硎?。

變革理論設想包括,首先是制定工具和解決辦法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威脅,以及確保能夠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滿足人類需求,并確保能夠提供服務執行的條件以及財政資源、能力技術等適當的執行手段來支持這些行動。同時,以透明和負責任的方式監測進展情況,開展適當評估工作,確保在2030年全社會走上實現2050年生物多樣性愿景的道路。

劉思佳透露,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將聚焦4個長期目標,包括增強所有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珍視、維護或增強自然生態為人類做出的貢獻,公正且公平地分享利用遺傳資源所產生的惠益,以及消除財務執行手段與其他執行手段之間的差距等。

其中,增強所有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包括自然生態系統的面積,聯通性和完整性至少增加15%,滅絕率至少降低10倍,所有物種中至少90%的遺傳多樣性得以維持等。

對于全球生物多樣性的恢復,大衛·庫伯表示應持樂觀態度,“研究表明,只要是采取了行動的領域,我們都已經看到一些明顯改善。與沒有采取措施相比,瀕危物種的滅絕速度、規模下降2-4倍。如果我們能夠進一步推廣有效的保護措施,那么我們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中所制定的目標就能夠更好的實現?!?/p>

網絡編輯:奎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