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昆明COP15:歌聲、承諾、宣言
隨著COP15主席、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的槌子落下,《昆明宣言》通過。由于COP15第一階段并不涉及具體談判,“昆明框架”尚未出爐,《昆明宣言》是第一階段最重要的成果。
曾有人擔心各國對“30×30目標”分歧過大,從而使其不列入《昆明宣言》,或是縮水。最終,昆明宣言使用的措辭是“注意到許多國家對‘30×30目標’的呼吁”。
(本文首發于2021年10月14日《南方周末》)
發自:昆明
責任編輯:汪韜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21年10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在昆明召開,引領未來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進程。
金秋十月,春城昆明是一片“綠色海洋”。
歡迎進入COP15時空。2021年10月11-15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在昆明舉辦,從長水機場開始,整座城市被裝點一新:珍稀動植物海報沿著綠意盎然的主干道,鋪到大街小巷;綠植編織的雕塑前,年輕人不斷涌來打卡自拍;191萬盆花卉組成的龐大花陣,隨季節變換品種,花香將持續至2022年。
2021年10月2日,游客在昆明市金碧廣場立體花壇前自拍。昆明市在重要片區、道路設置立體花壇,喜迎COP15。
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載入史冊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召開,誕生了《生物多樣性公約》,每隔兩年,公約的196個締約方會組織一場國際會議,簡稱COP(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與滿眼的鮮花綠植相比,COP15會場基調沉重。宣傳片滾動播放著影響生物多樣性的情景:森林砍伐、物種減少、冰川融化……造成這些問題的壓力仍在加劇。COP15的目標是制定一個全球框架,引領未來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進程。10月12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COP15高級別會議上指出,“一個雄心高效、目標明確、標準清晰的框架,能夠讓人與自然的關系重回正軌?!?/p>
帶著謀劃、觀點、故事、藝術,不同背景的人士齊聚盛會,表達對生物多樣性的關切和熱愛。各國政界、民間的聲音充滿希冀,學者則相對謹慎,他們深知,要將各方意愿落實為全球行動,注定是一條荊棘之路。
10月13日,大會的主要成果《昆明宣言》通過。宣言承諾,確保制定、通過和實施一個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扭轉當前生物多樣性喪失,并確保最遲在2030年使生物多樣性走上恢復之路,進而全面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2050年愿景。
代表云南的歌聲
“中國未來將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2021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COP15開幕式上致辭。
開幕式的許多元素,展現了中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案例。
在播放完云南“一路象北”的宣傳片后,32名身著少數民族艷麗服裝的表演者走進會場,極具張力的歌聲響起,女聲嘹亮高亢,男聲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秦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