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了四國百余位職場媽媽后,她嘗試理解生育焦慮
她的受訪對象全部為發達國家的中產媽媽?!斑@一群體往往手握社會、經濟資源,有穩定工作,如果她們在平衡工作和家庭時都有困難,這就像 ‘礦工的金絲雀’ ,有社會警示意義?!?/blockquote>
“你還好么?”
凱特正享受著一天中最寧靜的時刻——在清晨的公園慢跑是份饋贈。耳機里播放著悠揚的歌曲前奏,令人舒緩的女聲獨白。凱特事業心旺盛,這是她步入“戰場”前必要的“充電”。她邊跑邊推著嬰兒車向前。嬰兒車內,兒子正在熟睡。
突然,一個急剎車??謶至钏挥勺灾鞯叵蚝篁榭s,并微微顫抖。前方,一頭身形巨大的阿拉斯加棕熊正在垃圾桶里翻找食物。熊扭過頭,望向凱特,“嗖”地立起身,發出駭人的嚎叫。別無選擇,凱特喘著粗氣,跨步擋在嬰兒車前,雙手攥緊,使盡全身力氣,朝那個龐然大物嘶吼。聲音沙啞,但毫不退讓。漫長而沉寂的七八秒后,棕熊扭頭離開。望著它遠去的身影,凱特像松了弦的驚弓,淚流滿面。
一個陌生男子慌張地從后方跑來問道,“你還好么?” 凱特驚魂未定,再次嘶吼起來。男子調頭離開,她方回過神來,似笑非笑地哽咽道,“還好……”接著,電光一閃間,她已轉身蹲下,迅速調整呼吸,為驚醒的兒子哼起了搖籃曲。
這是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出品的喜劇《上班族媽媽(Workin' Moms)》首季末集“擁有一切”中的一幕。相比傳授如何成為一名“完美”的職場媽媽,這部用喜劇外殼包裹的劇集,更多刻畫了這一群體在嘗試平衡生活、婚姻、工作和母性時,所面臨的掙扎、矛盾、痛苦與困惑。
如果說“熊”是這些困難與挑戰的具象化,那聲沙啞的嘶吼則象征著她們的某種回應與抗爭。只不過在現實中,“你還好么”的詢問常常缺位,而“嘶吼”則被隱匿或內化。
凱特琳·科林斯(Caitlyn Collins)是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社會學助理教授。她身邊很多做了母親的朋友都是該劇的忠實粉絲。在科林斯看來,這種呈現和講述是珍貴的。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電影、脫口秀和電視節目嘗試勾畫更為多面的母性圖景,但在傳統語境下,人們對母職的期待仍然是“溫柔、善良、體貼、毫無抱怨、盡職盡責”,抑或“像沒有工作一樣養育,像沒有孩子一樣工作”。同時,社交媒體上越來越多對“完美母親”形象的塑造,則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加深職場媽媽們在應對工作-家庭沖突時的焦慮、自責與孤獨。
科林斯從小就目睹了母親在應對工作-家庭問題時的慌亂不堪和力不從心。母親剛向上司宣布懷孕消息,就被迫讓出了最大的客戶,并被降職、降薪。有時候,保姆請假,日托班關門,為了不錯過晨間的董事會,母親不得不帶著女兒們來上班。孩子們就裹著睡袋躺在會議室的角落。
然而幾十年過去了,科林斯發現,美國職場媽媽們的處境并沒有太大的改觀,而且受個人主義以及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原則的影響,這一群體所面臨的困窘甚至要高于其他任何發達國家。
2011到2015年間,她訪談了來自瑞典、德國、意大利和美國共計135位職場媽媽,試圖了解在不同的社會政策和文化背景下,女性在為工作和家庭盡最大努力時,會遭遇哪些社會和制度障礙。五年里,科林斯見證了媽媽們在應對工作-家庭沖突時,所面臨的各種犧牲、自我懷疑與身份危機。
在聯邦德國(編注:因體制和文化背景的歷史差別,科林斯在研究中將德國分為了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分別取樣),科林斯訪談了伊洛娜。在擔任教授前,伊洛娜曾是一家多媒體公司的總監。
改變工作軌跡是不得已的選擇。在得知懷孕的消息后,她向老板承諾,休完兩個月的法定產假就會立即到崗,并表達了會繼續做好這份高要求工作的強烈決心。然而,老板的反應則是私下咨詢律師,希望找到法律漏洞來辭退她。雙方對峙時,老板希望她能理解,因為休產假的伊洛娜無法為公司創收,反而會成為經濟負擔。伊洛娜最終辭職進入學術界,工資減半。
科林斯的另一名訪談對象是在美國弗吉尼亞州做律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